正文

第四章 三王時代(5)

白話本國史(精裝插圖本) 作者:呂思勉


這個說法,精核極了;但是王鳴盛是一生“佞鄭”的,他就一口斷定亳在偃師,而于皇甫謐去葛太遠,不便代耕之說,卻只把“其說淺陋,更不足辨矣”九個字,輕輕撇過,這個卻也未足服人?;矢χk的話,大概是信口開河,沒有一句可據(jù)的。但是這一駁,卻不能全說他無理。

我說古人的“城名”和“國名”,是分不開的;“國名”自然不能隨時變換,所以新遷了一個都城,大概就把舊都城的名字,做他的名字。譬如晉國的新絳故絳。商朝是隨便搬到什么地方,都城都喚做亳的;所以“所謂亳的地方”,實在很多;但是當成湯時,考核得出來的,卻也剛剛有三處:

一是如今陜西的商縣。這個是魏氏源《書古微》上說的?!稖男虬l(fā)微》。他所舉最強的理由是1.《書序》“湯始都亳,從先王居”,先王就是契;《周語》:“玄王勤商,十四世而興?!表f昭注:“玄王,契也?!睋?jù)《史記》世系看起來,契到湯,恰好十四世。又《商頌毛傳》,也說玄王是契?!秱慰讉鳌氛f先王是帝嚳,實在大錯了的。契封于商?!稌蹏酷嵭蚴琛罚骸班嵭疲浩醣痉馍虈谔A之陽。”2.《詩·商頌》疏引《雒子命》《書緯》“天乙在毫,東觀于洛”?!端囄念惥邸芬渡袝泻颉罚疤煲以谫?,諸鄰國襁負歸德;東觀于洛,降三分沉壁”。亳一定在洛之西,才可說東觀。3.《史記·六國表序》:“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東南,收功實者常于西北;故禹興于西羌;湯起于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笨此B類并舉的,就可以知道亳一定在雍州境內(nèi)。

二就是偃師,這個,班固、《漢書·地理志》,河南郡偃師縣,“有尸鄉(xiāng),湯所都。”劉昭《續(xù)漢書·郡國志》,河南郡偃師縣注引《皇覽》,“有湯亭,有湯祠?!庇帧笆l(xiāng),在縣西三十里”。說法,都和鄭玄相同。依我看起來,還有一條證據(jù):《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史記》:“阿衡欲干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庇休肥侵芴Φ哪讣?,在如今陜西都陽縣。《呂氏春秋·本味篇》:“有侁氏得嬰兒于空桑,后居伊水。命曰伊尹?!币烈姕臅r候在有莘,后來居于伊水,就是湯始居商縣,后居偃師的旁證。

三就是漢朝的薄縣,后來又分置蒙、穀熟的,地當今河南商邱、夏邑、永城三縣之境。這個班固于薄縣下,雖沒有說是湯所都;然而后文論宋地,說:“昔堯作游成陽,舜漁雷澤,湯止于亳;故其民猶有先王遺風:重厚,多君子;好稼穡,惡衣食,以致畜藏?!蓖貘Q盛硬說止字是“游息”;然而古人說“某某之遺風”,都是指他久居之地,不是指他游息之地,《漢書·地理志》的本身,就處處是證據(jù)。不能如此曲解;況且孟子的話,就是一個大證據(jù);豈能袒護著鄭康成,反疑心孟子。孟子所用的,都是《書》說,是有傳授的,上章已經(jīng)證明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