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克·呂布:東方印象》作者簡介

馬克-呂布:東方印象(套裝共5冊) 作者:(法)馬克·呂布


作為倍受推崇的瑪格南圖片社最負盛名的攝影師之一,馬克?呂布曾兩次獲得新聞攝影最高榮譽之一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大獎,他的作品多以真實、樸質又平實的畫面展現(xiàn)了東方的各個層面,很多經(jīng)典的瞬間已經(jīng)成為了上一個世紀的時代縮影。馬克?呂布的攝影作品作為紀實攝影的一個標桿,在20世紀80年代末被推薦到中國,他對于中國紀實攝影的形成和發(fā)展都起到了重大的影響。

馬克?呂布始終堅持以局外人的立場,獨立的觀察方式,冷靜又富于藝術感受的人文視角捕捉直覺性的瞬間。曾經(jīng)是工程師的他對線條保有執(zhí)著的癡迷,這讓他的作品除了具有細膩的美感之外還擁有更加精妙的構圖和充滿詩意的節(jié)奏感。同時這名安靜的攝影師也是一個自由的行者,他用腳步丈量世界的維度。馬克?呂布對東方文化情有獨鐘。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中,他不斷的探訪這個和他家鄉(xiāng)有著天壤之別的地方,并用善意的好奇心和純粹的熱愛去記錄這些悄然發(fā)生又轉瞬即逝的影像,這讓保存在膠片上的往事也成為了歷史唯一的真實表述。當流連于這些黑白記憶時,現(xiàn)實與過去將交疊出現(xiàn),這便是時間的情懷,也是隱藏在變化背后的、存在著的歷史脈絡,比歷史本身還要古老的文明所蘊含的永恒。

馬克·呂布(Marc Riboud),法國著名攝影師。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國里昂。馬克以其對東方世界的廣泛報道而廣為人知。在他14歲時,他用父親給他的柯達Vest-Pocket相機完成了第一次攝影經(jīng)歷并在巴黎展覽,從此馬克·呂布就與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43-1945年),馬克·呂布參加了法國地下反法西斯游擊隊以反抗法西斯的統(tǒng)治。戰(zhàn)后,馬克· 呂布進入里昂的中央學院(Ecsle Centrale) 學習機械并于1948年畢業(yè)成為一名工程師。直到1951年,在一次歷時3個月的紐約之旅中,他看到了當?shù)夭┪镳^里的攝影作品現(xiàn)狀后決定放棄穩(wěn)定的工程師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攝影中。最初他搬遷至巴黎作為一名自由攝影師,隨后結識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并加入由布列松和羅伯特·卡帕等人創(chuàng)建的瑪格南圖片社。

他發(fā)表的第一張照片是埃菲爾鐵塔上的油漆工(Eiffel Tower Painter),拍攝于1953年的巴黎。這張著名的照片描繪了一位正在粉刷埃菲爾鐵塔的工人,他的造型就像是棲息于塔間的舞者,巴黎城在照片背景中若隱若現(xi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