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戛納的主街出來,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正在給銅像拋光、用新的涂料給人行道和其他路標潤色,來為電影節(jié)的第一天增添光彩和魅力,一切都是為了呈現(xiàn)出更完美的形象。
第二天早上就得用B 計劃了。我很擔心這意味著我們離C 計劃近了一步,而C 計劃就是翻過柵欄沖到紅地毯上去。我不想用這招,所以羅布和我來到街上看能不能找到入場券,也許不需要是羅素·克洛給的。
正午,我們來到紅地毯,又有成千上萬的人比我們早到了主會場。他們早就擠在柵欄前爭搶好的視角。交通緩沖區(qū)的黃金地段再一次人員爆滿,甚至站在梯子上俯瞰的人也更多了。
當我們走過一家餐館的門口時,我發(fā)現(xiàn)一個垃圾桶旁邊丟著一塊巨大的硬紙板。計劃B 有眉目了。我想,為什么不在紙板上寫個入場請求,繞著戛納海灘環(huán)行一周呢?
羅布大笑著表示這個計劃至少很獨特。一陣頭腦風暴之后,我裝備上了我們最先進的武器:一塊登著求助廣告的硬紙板。上面寫道:
“求幫助!我需要紅地毯的入場券!請邀請我吧?!?/p>
我在紙板中間剪了一個洞,正好可以把頭伸過去,然后在街上像一塊移動廣告牌一樣走來走去。我很有可能磨來一張入場券。
不用說也知道,我東倒西歪地在戛納繁華的街道上走著,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可大多數(shù)不是有意的。因為紙板比我想象的要寬一些,所以我總是不小心蹭到或者撞到經(jīng)過的人身上。幸運的是,讀過我套在身上的廣告牌之后,他們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笑點。甚至有一家日本電視臺還采訪了我。不過,被笑了一個小時之后,我也沒得到入場券,于是我決定離開這里,扔掉廣告牌也扔掉我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