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頭:
“搶明火也不對。后來呢?”
范克儉舅舅詭秘地一笑:
“后來,后來小樓起了大火,麻稈浸著油。毋得安一幫子都活活燒死了,其他就作鳥獸散!”
“唔?!?/p>
是這樣。大旱。大饑。餓死人。盜賊蜂起。
與范克儉舅舅分手,我又與縣政協(xié)委員、一九四九年之前的縣書記坐在一起。這是一個高大的、衰敗的、患有不住擺頭癥的老頭。雖然是縣政協(xié)委員,但衣服破舊,上衣前襟上到處是飯點和一片一片的油漬。雖是四合院,但房子破舊,瓦檐上長滿了枯黃的雜草。還沒問一九四二年,他就對他目前的境況發(fā)了一通牢騷。不過我并不覺得這牢騷多么有理,因為他的鼎盛時期,是一九四九年之前當縣書記的時候。不過那時的縣書記,不能等同于現(xiàn)在的縣委書記,現(xiàn)在的縣委書記是全縣上百萬人的父母官,那時的縣書記只是縣長的一個筆錄,何況那時全縣僅二十多萬人。不過當我問起一九四二年,他馬上不發(fā)牢騷了,立即回到了年輕力壯的鼎盛時期,眼里發(fā)出光彩,頭竟然也不搖了。說:
“那時方圓幾個縣,我是最年輕的書記,僅僅十八歲!”
我點頭。說:
“韓老,據(jù)說一九四二年大旱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