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雁過留聲》序(2)

雁過留聲:中美人文交流的記憶 作者: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在兩國間文化和制度不同、關(guān)系不對稱性的基礎(chǔ)上演繹出來的兩國之間的互動使得兩國人對對方有著非常不同的、復雜的感受。在兩國不對稱交往的大部分歷史上,中國人對美國既推崇又怨恨,而美國人對中國則是既尊敬又蔑視。許多中國人推崇美國不僅因為美國有著先進的技術(shù)和富裕的生活,還因為美國有著法制、民主和自由。早在1848年,時任福建巡撫的徐繼 花了大量心血編寫而成的《瀛環(huán)志略》中就這樣寫道:華盛頓,異人也。起事勇于勝、廣,割據(jù)雄于曹、劉,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號位,不傳子孫,而創(chuàng)為推舉之法。幾于天下為公,骎骎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雄毅絕倫,嗚呼!可不謂人杰矣哉!米利堅合眾國以為國, 幅員萬里, 不設(shè)王候之號, 不循世及之規(guī),公器付之公論,創(chuàng)古今未有之局, 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 能不以華盛頓為稱首哉!應(yīng)該說,對美國的這種推崇一直延續(xù)至今。

在推崇美國的同時,在許多中國人眼中,美國也是一個恃強凌弱的國家。在中國虛弱的時候,美國曾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強迫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它是一個靠不住的國家,當中國面臨外部威脅請求美國幫助時,美國卻不止一次選擇袖手旁觀;它還是一個不甚顧及中國人民感受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曾拒不承認受中國人民擁戴的政府并介入臺灣事務(wù)阻撓中國的統(tǒng)一;它還是一個霸道的國家,常常對中國的事務(wù)指手畫腳,好像中國不按照美國的意愿行事就一事無成。

于是,在中國人看來,美國既是民主自由和國際公道的倡導者,又是傷害中國利益和感情的強權(quán)國家。中國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對此深有感觸。在反復求助于美國幫助中國革命失敗以后,他曾這樣感嘆道:“當我們開始發(fā)動革命,以推翻專制腐敗政府并在中國建立共和國時,就以美國為鼓舞者和榜樣。我們曾熱切希望能有一位美國的拉法葉特同我們一起為這一正義事業(yè)而戰(zhàn)斗。然而,在我們?yōu)樽杂啥鴬^斗的這第十二個年頭,來到的不是拉斐特同拉法葉特 (引文如此) 而是一美國艦隊司令率領(lǐng)較他國更多的軍艦駛?cè)胛覀冾I(lǐng)海,妄圖共同壓垮我們,以消滅中國的共和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