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南秀北雄,匯貫中西。如圓明園。
圓明園,初為雍親王賜園。雍正帝繼位后,對圓明園進(jìn)行全面修建,增添了許多建筑,將其面積由300畝擴(kuò)大到約3000畝。乾隆帝六下江南,命模仿江南名園勝景,大規(guī)模營建,東面增修了長春園,又修成綺春園(萬春園),形成著名的圓明三園,但統(tǒng)稱為圓明園。全園建筑面積與紫禁城全部建筑面積相當(dāng),水面面積約等于昆明湖。既有北國雄奇,又具南國雋美。清暉閣內(nèi)壁上掛著圓明園全景畫圖。圓明園“四十景”中的萬方安和殿,坐落在湖中臺上,四面臨水,呈卍字形,設(shè)計精巧,造型美觀。山高水長殿分上下兩層,后擁連崗,前環(huán)小溪,溪前有寬闊場地。乾隆帝每逢元宵佳節(jié),常率后妃在樓上觀燈。殿前排列五千人舞燈,亭榭樓閣,燈光閃耀,舞燈起伏,如夢如幻,形成一個燈火輝煌的世界。而后施放焰火,煙火騰空,歌舞伴和,五彩繽紛,奇葩萬朵。圓明園有一巨大湖泊,叫福海,四周有十島環(huán)抱,中為蓬萊、瀛洲、方丈三島。
長春園,因乾隆帝即位前被賜居園中長春仙館,即位后便以“長春”命此園名。園中淳化軒,因乾隆帝重刻宋名帖《淳化閣帖》而命其名。園東北隅的獅子林,仿蘇州獅子林而建。園北部有“西洋樓”和噴泉等西式園林建筑。它包括諧奇趣、養(yǎng)雀籠、方外觀、海晏堂、蓄水樓、萬花陣等。這些建筑主要由耶酥會士郎士寧、蔣友仁等設(shè)計,中國工匠建造。其中的觀水法(噴泉),池旁建一座蓄水樓,噴池中銅鑄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每隔二小時,有一屬相動物從口中涌射噴泉,一晝夜輪一周。另如萬花陣,模仿當(dāng)時流行于歐洲的園林迷宮。清帝曾命太監(jiān)們在里面捉迷藏,自己觀賞取樂。又建方河,河畔筑“線法山”,河中放置威尼斯模型。清帝坐在“線法山”上,覽賞河中“威尼斯的旖麗風(fēng)光”。
綺春園,即萬春園,建成于乾隆中期,是由幾座小園林合并而成。綺春園被毀后,同治年間加以重修,改名為萬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