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商15課》破壞性vs.建設(shè)性(2)

情商15課:人生早晚都要補的課 作者:曾莉


曾有人這樣解讀一些“負面”情緒:發(fā)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孤獨,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錮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詆毀自己。聽上去,這些情緒簡直就是兇器了。

其實,情緒是把雙刃劍,用錯了,會自斷前程,用對了,卻可所向披靡。同樣是受辱,相比于法國人齊達內(nèi),中國古人韓信的應(yīng)對就智慧得多。

年少時,孤苦的韓信常受人歧視。有一次,一群屠夫惡少羞辱韓信,有一個挑釁他說:別看你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你膽子很小。你真不怕死的話,就用你的劍來刺我,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鉆過去。志存高遠的韓信告訴自己,不能為殺一個無賴惹官司。于是,當著許多人的面,他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鉆了過去。身為一個熟演兵法的練武之人,卻能承受“胯下之辱”,這樣出色的情緒管理能力,奠定了韓信日后成為漢朝開國名將的心理素質(zhì)。

也難怪孟子會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能在這樣的磨煉中“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肯定是建設(shè)性地用好了情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