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作業(yè)手冊在幫助所有員工達到一定的業(yè)務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價值。但是就像茨城縣東海村的核事故那樣,機械地“照章行事”的工作體制,又會使員工的思維逐漸僵化,最終導致危險的狀態(tài),即員工喪失了思考能力。當然,手冊體現(xiàn)出了“一定的水準”,比如它標示相關人員應該達到最低限度的共通認知水平,但是實際上這還遠遠不夠,手冊水準只不過是最基本的起點。
一旦認為理所當然應該按照作業(yè)手冊行事,人們就會變得對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夠明白的事情也想不出所以然了。不少人免不了會說出像“這個操作手冊上可沒有”、“什么臨機應變啊,哪有那么簡單啊……”等缺乏思考性的話。不習慣自我思考的大有人在。
案例故事
幾位高中老師向我抱怨?!拔覀兝蠋熞黄鹕套h‘要制定一個手冊’。盡管大家一個勁兒地反復討論,但是一直沒有超出固定的框架。我們覺得即便是手冊自身落后于時代了,即便
不限定僅適合于當前的問題,也還是要考慮怎樣利用手冊解決問題。” 幾位教師原本準備充分思考后得出一個結果來的,但是因為沒有想到點子上,沒有考慮“我們這樣做”的本質,沒有考慮這件事的根本是什么,仍然難脫陷入慢性“思考缺乏癥”的窠臼。
如果連教師都想依賴手冊辦事,那么學生也就只能如此了?!巴耆拖衽c上個時代的機器人打交道似的”,某個公司的人事主管說出了他在面試時產(chǎn)生的奇特感受。參加面試的學生們完全背下了補習學校編纂的面試手冊,有很多應試者回答問題就像宣讀手冊原文一樣。甚至還有這樣的情況,就連“你最喜歡的食品是什么”這樣極其簡單的提問,竟然也有人回答說“不知道”??磥硎菓囀謨灾袥]有這個問題吧。據(jù)說,當今最新型的機器人也能夠富有幽默地、隨機應變地回答問題了呢。
你是不是感覺到自己平時也有點依賴手冊呢? 而且,你是否會覺得反正已經(jīng)這樣了,沒有什么辦法了?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假如你真的事事處處依照手冊行事的話,按說今天就不會拿著這本書看了。所以,你還不是一個非得按照手冊采取行動的人,你的確在思考著什么,所以才來看這本書。
不過,人們一旦拿到了操作手冊,大腦就會發(fā)出不必自我思考也行的信號。你深深相信沒有手冊就不行,隨即關閉了“思考開關”。雖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你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一概都停止了。
盡管如此,并不等于說你就是一名不能進行真正思考的人了。即便是自認為屬于手冊依賴者、對手冊依賴者無可奈何,也并不是說你就屬于因為沒有思考能力而依賴手冊的人。你只不過是接通了深信沒有手冊就寸步難行,以及不那樣做就別無他法的開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