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如果孩子說覺得討厭或辛苦,最好能夠讓孩子感到父母和他們抱有同樣的想法。孩子在做不得不做又非常艱難的事情時會產生不滿。此時最好不要責怪他們,而是要承認他們確實可以感到不滿。
比方說要求討厭數學的孩子學數學,他自然會產生不滿。但此時如果說“所以你才學不好數學”“如果這道題目做不出來就不能玩游戲”這種強迫孩子繼續(xù)的話,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數學是極大的負擔。
此時如果對孩子說“辛苦嗎?做完這道題之后稍微休息一下再繼續(xù)吧”的話,就會讓他產生繼續(xù)下去的動力了。
第三,只進行稱贊而不給予回報。對于外部動機的回報,最好是精神上而非物質上的。如果使用物質回報,之后若是不能再提供同等的獎勵就很難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了。但精神上的回報會成為一種快樂的感受,這樣一來很快就能讓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了。
但稱贊也是有方法的,無條件進行稱贊,反而會害了孩子。稱贊的時候要針對具體的事情,比方說在孩子解出數學問題的時候,如果比較具體地稱贊他們說:“啊,這么難的問題你現在都能回答了?真的進步不少了呢!”就會讓孩子體會到超越稱贊的積極感受。
此外要對事情的過程而非結果進行稱贊。在外部動機驅使下做事的時候,如果因為結果的不好而對孩子進行批評責罵,孩子就很容易抗拒這種始于外部動機的行為。因此當孩子因為某種外部動機做事的時候,最好能對過程本身進行稱贊。
孩子的人生不能由別人來決定,而是必須由孩子自己決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也有可能會對自己做下的決定感到后悔。然而讓他們能夠接受這些失敗,并再一次進行挑戰(zhàn)的力量,正是自我決斷力。請將能讓孩子決定自己的人生并繼續(xù)走下去的力量——自我決斷力,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吧。那一瞬間,孩子向著幸福的人生又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