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孩子的解釋風(fēng)格
改進孩子的解釋風(fēng)格,第一個目標就是要確定他負起了實際的責(zé)任;第二個目標是讓孩子使用行為性而非一般性自責(zé)。讀下面的例子時,請注意兩個孩子自責(zé)的不同方式。
自責(zé)的孩子
路克是五年級學(xué)生,最近,他的父母時常為如何管理家事及管教孩子發(fā)生爭吵。路克的媽媽上班,她期望丈夫能夠幫忙做家務(wù)。星期六的早上,一家人總是在一起吃早餐。當(dāng)父母計劃周末如何度過時,路克提醒媽媽小棒球隊要練習(xí),要媽媽開車載他去,媽媽請爸爸載路克去,但是爸爸說他要準備星期一開會的資料,所以不能帶路克去練球。兩個人就為誰帶路克去練球大吵起來。路克偷偷從家里溜了出來,自己走去了球場。
路克對自己說:“我又做錯了,我老是使他們吵架。什么時候我才能學(xué)會閉嘴呢?媽媽和爸爸最近常吵架,每一次都是因為我,我把每一件事都搞砸了。如果他們離婚,完全就是我的錯。我是世界上最壞的小孩,總是把事情搞砸?!?/p>
與路克自責(zé)方式不同的是羅尼。
羅尼的12歲生日就要到了,他與媽媽、繼父及兩個弟弟住在一起。晚餐過后,羅尼幫媽媽計劃他的生日舞會。繼父史蒂夫建議舉行個“史瓦濟儀式生日”(Schwarzenegger Birthday),他說羅尼可以請他的朋友來,先看影片《42》或是《終極戰(zhàn)士》(Predator),然后到后院去玩打仗游戲。羅尼覺得是個好主意,他和繼父立刻開始計劃細節(jié)。他們可以用偽裝圖案制做請?zhí)?,孩子來時可以穿上軍服,看完電影后,把小孩分成小隊,給予塑膠槍和其他用品來作戰(zhàn)。
羅尼的媽媽很吃驚地聽著他們的計劃。她打斷談話,告訴史蒂夫她認為“戰(zhàn)爭生日”是件令人十分厭惡的事,她不會允許的。媽媽與繼父為了生日展開一場爭吵。
羅尼對自己說:“我真是太笨了。我明知媽媽最討厭戰(zhàn)爭之類的東西,也最恨那類電影,她甚至很少讓我看這種電影的。他們倆時常為這種事吵架。我應(yīng)該告訴史蒂夫我不想要這種生日,他們就不會吵架了,這都是我的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