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生的差異(1)

16型人格的自我修煉 作者:彭縈


1.2 MBTI是什么

天生的差異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正是千差萬別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五彩斑斕的人生選擇使得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我們每個人解讀這個世界的方式、采集信息的方式、喜歡溝通的方式、作決策的方法、感到舒服的生活方式都會不同。每當我們發(fā)現自己和他人在某一個角度上不一樣時,我們可能會有過度的反應——或者是排斥那個人,或者是輕視那個人,或者感覺自己不被理解、不被欣賞。然后,我們試圖改變他人的想法和做事方式,或者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喜好和思維方式??傊?,我們要把自己的朋友、戀人、父母、孩子,甚至是陌生人都變成另一個自己。因為我們不理解差異,我們害怕差異。

其實,很多貌似偶然的差異實際上并非是偶然的。相反,這些差異是人們思維慣性所決定的。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有一種綜合性的傾向,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無法擺脫和逃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天性”。環(huán)境和經歷就像是春雨一樣,滋潤著、培養(yǎng)著“天性”。而與生俱來的這個綜合性的傾向,就像是一粒種子,一直靜靜地埋藏在泥土下面,等待春雨來澆灌它,讓它慢慢抽出新芽,從稚嫩到成熟,從幼小到挺拔。環(huán)境和經歷的確也很重要,沒有它們,那粒種子將無法發(fā)芽。但是,作為一個人最本質最核心的依然是我們與眾不同的“天性”。這種“天性”可以進行調整和完善,卻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

具體地說,這種差異在于,我們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和作出判斷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的思維過程是這樣的:我們要先汲取信息,意識到外界的事物,這也是我們解讀外界的方式——感知;在接受了信息之后我們要作出一個判斷,這是我們下結論作決定的方式——判斷。感知是接收,它決定了我們在一定的思維習慣下能吸收到的東西;判斷是處理,它決定了汲取信息之后人們會采取何種行動方式。這兩者構成了每一個人思維活動的很大部分,而思維活動的不同決定了性格的不同。

正如人天生是左撇子或者右撇子一樣,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有不同的感知和判斷的方式。迫于他人的壓力、環(huán)境的影響、生活的歷練,本來是左撇子的人可能最后能夠很出色地使用右手。但是,我們每個人天生一定有一種最自然、最舒服、最擅長的方式。性格也有這樣的差異,我們把它叫作傾向。我們應該找到自己最自然、最舒服、最擅長的性格功能傾向,做最真實的自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