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資本,讓你看懂世界格局》施羅德來了(3)

資本,讓你看懂世界格局 作者:西瓜子


我們還記得,85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也是在這里開打的,開打的結(jié)果是歐洲的衰落和美蘇逐漸崛起。追溯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千年以來,巴爾干半島一直擔當著歐洲“火藥桶”的角色——十字軍、突厥人、匈奴人、馬扎爾人等,早就在那里打了個一塌糊涂。

不同的是,十字軍經(jīng)由巴爾干半島,進攻亞洲;而突厥人以及匈奴人、馬扎爾人,則是從巴爾干半島攻進歐洲。

換言之,巴爾干半島之于歐洲,相當于中原之于華夏;得中原者得華夏,得巴爾干者,自然得歐洲。所以,為了掌握巴爾干這一樞紐之地,歐洲人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包括歐元被重創(chuàng)。

果然,局勢如美國所預料:當美軍主導的戰(zhàn)爭在歐洲腹心打響,歐洲動蕩不已。沒有人會對動蕩時局中的生意充滿信心,于是大量資金流出歐洲,徑直流入美國。這就是美國的王牌,也是此時打出這張王牌的意義所在。

因為美國人洞悉了資本流動的奧秘:資本(通俗一點講就是資金)有兩大喜好:1.低風險(low risk);2.高收益(high return)。反過來說,資本厭惡兩種情況:1.高風險(high risk);2.低收益(low return)。這一規(guī)律,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個簡單的道理,卻可以解釋大量復雜的問題。

比如,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么資金流出歐洲,不去別的地方,卻徑直流入美國呢?

讓我們回到1999年,站在喜馬拉雅山的山巔,俯瞰全球,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時的地球經(jīng)濟,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日本正在“失去的十年”中苦苦煎熬;東南亞經(jīng)濟危機余波未平;墨西哥、阿根廷、巴西、俄羅斯先后陷入金融動蕩;而中國則正好處于通貨緊縮中。

盤點下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時這個星球上唯一的亮點,就是正處于“知識經(jīng)濟”神圣光環(huán)下的美國了。

投資者看到了明燈,爭相逃離火坑,奔向“光明”(這里要在“光明”二字上,打個引號,為何呢?這是后話,按下不表):拋出歐元,買入美元。于是,大家都搶著買的匯率大漲,而大家都急于脫手的變得不值錢(這個“錢”,特指美元)了。于是,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就跌了個稀里嘩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