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道路》第一章 中國模式成為最大贏家(5)

中國道路:一位西方學者眼中的中國模式 作者:(意)洛麗塔·納波利奧尼


現在,正如20年前一樣,民主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關注焦點。民主并不是獨立于中國共產黨之外,也并不是與中國共產黨的準則相抵觸,而且民主是一個可以保證中國民眾獲得提高生活水平的機會的工具。

那我們是否可以認為柏林墻倒塌的真正意義在西方世界政治性的詮釋中消失殆盡?答案再明顯不過了。無論是蘇聯人還是中國人,對西方的政權組織形式都知之甚少,而西方對于不同社會主義國家對共產主義的不同理解也一無所知。對我們來說,民主只是以政府更迭為生的政治動物。如果用一個詞定義民主,西方民眾可能選擇“普選權”,而中國人的答案很可能是“資本主義”。

在此,我們有必要對西方的政治文化再次進行審視。在西方的政治觀念中,經濟和財富與政府體系毫無關聯。在奴隸負責進行經濟活動的古希臘,雅典的民主屬于自由民。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對政治和哲學價值觀進行充分的探討之上,而不是出于商業(yè)和農業(yè)的需求。當經濟擴張成為是否進行軍事擴張的重要標準時,雅典人又將目光投向了意識形態(tài)。正如雅典人為其對“大希臘”(雅典人在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島殖民地)進行殖民統(tǒng)治辯解時所言,雅典的軍事擴張是一種善舉,是為了宣揚雅典的自由和正義的模式。這一顛倒黑白的辯解在今天仍然適用。西方的民主政權在談及伊拉克戰(zhàn)爭時都將其描繪成一個來自西方世界的、裹著軍事外衣的好心饋贈。

在西方世界中,繁榮與民主毫無關聯。盡管西方的政治體系遭受了災難性的危機,但是沒人準備推翻現有的統(tǒng)治階級,甚至沒有人承認它是問題之一。西方民眾都深知在過去20年中西方世界的生活標準在不斷下降,但是并沒有要求政府采取具體的政策,而是要求其發(fā)揚民眾的信仰??v觀歐洲和美國的歷史,帶來財富的是自由貿易而不是普選產生的政府。美國的創(chuàng)立者本身就是自由貿易堅定的信仰者,扮演著大力宣揚自由市場和政府的“守夜人”角色。

在歐洲,繁榮與民主之間建立的聯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的產物?!岸?zhàn)”后,被戰(zhàn)火摧毀的歐洲根據馬歇爾計劃,依靠美國的資金,依照美國的民主模式進行重建。自由貿易和重建帶來了歐洲的繁榮,但是西方的宣傳機器對冷戰(zhàn)的闡述卻誤導我們相信民主是經濟發(fā)展的動力。

在兩大截然相反的意識形態(tài)對立的背景下,民主和繁榮這樣的詞匯已經在政治性的演繹中失去了其原有的含義。在西方,民主是良治的同義詞,即使歷史已經證明民主和繁榮在東方是同一個現象的兩個方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