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革紅利》走向消費大國的轉型與改革(4)

改革紅利 作者:遲福林


2.世界經濟格局發(fā)生深刻變化

(1)世界治理結構正處于明顯變化之中。正如美國情報委員會在《全球趨勢2025——轉型的世界》中所預測的,“由于新興大國崛起、經濟全球化、財富和經濟相對實力從西方向東方的歷史性轉移,以及非國家行為體影響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立的國際體系到2025年幾乎面目全非。屆時,國際體系將是一個全球性的多極體系??v觀歷史,比起兩極和單極體系,多極體系更不穩(wěn)定。盡管我們并不相信國際體系會走向全面崩潰,猶如1914—1918年全球化早期的步伐突然停頓。不過,今后20年向新體系過渡會充滿風險?!?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 全球趨勢2025——轉型的世界[M].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

(2)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發(fā)生深刻變化。二戰(zhàn)以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建立在南北差距的基礎上,但隨著發(fā)展中國家的快速發(fā)展,到2010年,發(fā)展中國家的GDP幾乎和發(fā)達國家相當。這意味著建立在南北差距基礎上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正在發(fā)生變化,次貸危機、“財政懸崖”、歐洲債務危機等,都是在這個背景下發(fā)生的。舊的國際秩序已經難以持續(xù),新的國際秩序尚未形成。從世界歷史看,新的國際秩序形成,大致需要10年左右時間。這意味著未來10年左右,世界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加大,風險在加大曹遠征.宏觀經濟形勢變化與中國改革選擇——在中改院成立20周年院友論壇上的演講[R].2011-11-01,???。

(3)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重要趨勢。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世界經濟的格局經歷了很大變化。危機爆發(fā)前,新興經濟體經濟發(fā)展快于發(fā)達經濟體。IMF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2007年發(fā)達經濟體經濟僅增長2.7%,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8%。中國、印度和俄羅斯3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危機以來,新興經濟體繼續(xù)引領全球經濟增長。據IMF計算,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4.2%,發(fā)達國家僅為2.2%,新興經濟體則高達6.4%;國際基金組織預測,2012—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4.6%,發(fā)達國家僅為2.5%,新興經濟體可能高達6.6% 丁一凡. 新興經濟體面臨發(fā)展下滑風險[J]. 首席財務官,2012(1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