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接納不完美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生渴望(1)

接納不完美的孩子 作者:蒙謹


尊重孩子的人生渴望

父母可以期望孩子成才,但不要把自己幻想中的人生角色強加給孩子。因為孩子已經開始感悟生活,開始觸摸自己,他有自己的人生渴望,有屬于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方式。

父母總是會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認定做什么更成功、更幸福,于是就會把這個概念強加給孩子。也有些父母,因為自己的人生志愿沒有完成,就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替自己完成。不管是哪種,對孩子來說都不公平。其實關于孩子的人生,我們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聲。

我的同學薩仁花的爸爸吉日嘎拉是藝術館的藝人。盡管薩仁花的父母很早就離婚了,但是她的媽媽還是希望薩仁花能像她爸爸那樣有才華。

薩仁花高中畢業(yè)以后,沒有考上大學,她曾經去找過爸爸吉日嘎拉,希望能跟著他學習馬頭琴。吉日嘎拉很久不見女兒,特別高興,他表示愿意教薩仁花學習馬頭琴。

但是,在說這話的時候,吉日嘎拉有些猶豫。薩仁花極為敏感,吉日嘎拉已經另外組建了家庭,她不希望自己成為爸爸的累贅。她見爸爸猶豫不決,馬上就要走。

吉日嘎拉很難過,連忙拉住薩仁花說:“不是,不是,你聽爸爸說,爸爸只是不確定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馬頭琴。很多來藝術館學習的孩子,都是被父母逼著來的,他們根本就不愿意學?!?/p>

薩仁花沉默了,其實,她對馬頭琴沒有什么概念,她常年和牧民媽媽生活在一起,耳里眼里都是牛羊的聲音,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吉日嘎拉說:“我的兒子,你的弟弟,他就沒有學習馬頭琴,他說不喜歡。一開始,我特別接受不了,兩個人別扭了好長時間,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喜歡小提琴,居然偷偷跟藝術館的一個師傅學了小提琴。人各有志,我也就不再逼他了?!?/p>

薩仁花喃喃地說:“我學小提琴的條件也沒有。”

“不是,爸爸不是這個意思。要不,你先跟爸爸學一段時間,要是喜歡,就繼續(xù)學;要是不喜歡,就復讀,再參加一次高考,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看你到底喜歡什么?!?/p>

后來,薩仁花沒有學馬頭琴,她參加了高考,還考到了廈門。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yè),的確,如果父母在某方面有建樹,那么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會輕松一些。但如果孩子就是無法喜歡父母的事業(yè),那么一定不要逼迫孩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