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遜這時突然放了一炮。他提議,應命令美國第七艦隊由菲律賓北移,并承擔一項任務,即阻止大陸進攻臺灣,或者臺灣進攻大陸。此前,國防部長約翰遜也曾提出過討論臺灣問題。他后來說:“臺灣對我們的安全比朝鮮還重要?!憋埱八蟛既R德雷讀一讀他們兩人訪問東京時麥克阿瑟交給他們的一份備忘錄。這項備忘錄敦促授權麥克阿瑟派出一個調查組到臺灣,以確定國民黨在防衛(wèi)共產黨攻擊時所需援助的數量。艾奇遜發(fā)言后,杜魯門授權第七艦隊開往日本南部九州島上的佐世保,但又約定該艦隊的任務還有待審議。很顯然,他當時尚未最后下定決心。經科林斯將軍提醒,杜魯門也授權麥克阿瑟向臺灣派出調查組。但誰也沒有料到麥克阿瑟會親赴臺灣,并進行了大肆張揚。這樣一來,不但使美國十分尷尬,而且還引起了中共政府深深的猜疑。
盡管6月25日在布萊爾大廈召開的會議并沒有做出不可更改的決定,但它卻啟動了美國在軍事上干預朝鮮的進程。而且從長遠看,更為重要的是,這次會議還把臺灣繼續(xù)作為國民黨的堡壘,將這一點與制止北朝鮮侵略相提并論。其實這兩者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這次會議不僅預示著美國突然改變了美國不干涉中國內政的政策,因為杜魯門放棄了1月5日發(fā)表的的聲明,而且還暗示共產黨中國卷入了北朝鮮的侵略,因而把第七艦隊插到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就將抵消中國大陸的卷入,并有助于保護南朝鮮。當晚布萊爾大廈會議的與會者的確處于驚人的壓力之下;但他們也的確把北朝鮮的進攻看作是共產黨旨在征服的總體陰謀的一部分,而且中共由于是共產黨人,因此也莫名其妙地成了有罪之人。
第二天(華盛頓6月26日,星期一,首爾6月27日,一個恐慌不安的日子)事態(tài)變得更明朗化了:北朝鮮人將不理睬安理會決議,很快就將占領首爾。晚上7點30分左右,艾奇遜打電話給杜魯門,要他于當晚晚些時候在布萊爾大廈再召集一次會議。大多數參加過頭一天晚上會議的人都于晚間9點左右匯集到布萊爾大廈,在這次會議上,杜魯門批準了一些決定性步驟。
杜魯門接受艾奇遜的建議,取消了對美國海、空軍的限制。他們可以隨意攻擊北朝鮮的部隊,包括裝甲兵和炮兵。杜魯門規(guī)定,這種攻擊,至少在當前階段,只限于三八線以南各點上。杜魯門同時批準了艾奇遜的建議,即由美國向第二天開會的安理會遞交一份決議,以尋求對這種公開軍事侵犯進行國際制裁。杜魯門還批準了艾奇遜的第三條建議,責令第七艦隊防止臺灣和中國共產黨之間發(fā)生敵對行動。
[1]約翰·福斯特·杜勒斯:竭力主張反共,他一再鼓吹“與共產黨已到戰(zhàn)爭邊緣”,并以此來嚇唬人,在美臭名昭著。——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