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所以我去流浪
暖暖這是一本很矛盾的書,跟我自己一樣,是個很矛盾的人,書中不斷在和自己爭吵、溝通,希望找到讓自己信服的人生哲學??稍僖幌?,20歲本來就是矛盾的年齡,在環(huán)境與自己之間拉扯,覺得對的事情好像又不對、不對的事情好像又對,偏偏叛逆得不想聽別人說,寧愿多跌一次跤也要親眼看到、親耳聽到……
同年紀的朋友,在大學里修著三種學分:愛情、學業(yè)、社團;我在社會大學里,也修著三種學分:愛情、生存和信心。
記得一個營銷故事是這么說的——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請廣告公司負責營銷。他們把書寄給總統(tǒng),希望總統(tǒng)能提供意見??偨y(tǒng)非常忙,隨意客套地美言了幾句,這本書的推薦欄上,就有了“連總統(tǒng)都贊不絕口的書!”的宣傳語,書大賣。第二次,一樣的case,廣告公司同樣把書寄給總統(tǒng)??偨y(tǒng)上過一次當,這次嚴詞批評回復,這本書的推薦欄上,又有了“連總統(tǒng)都破口大罵的書!”,書大賣。第三次,廣告公司還是囂張地把書寄給總統(tǒng)??偨y(tǒng)決定不做任何響應,保持不發(fā)表任何意見的立場,這本書的推薦欄上,寫的是“連總統(tǒng)看了都說不出話的書!”,書又大賣。
我看到的是故事里被包裝完善的說辭,想到的是周遭有太多這類想騙我們上當?shù)闹e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所說的話,甚至廣告里的宣傳語、書本里的引經(jīng)據(jù)典。每一句話的源頭都可能被夸大和修飾,一傳再傳,最后我們所聽到的事實也不是真的,只是最被廣為接受的說法。奇怪的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去懷疑和判斷。
于是我決定離開,遠離大家希望我做的事、走的路、活著的空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旅人可以是社會旁觀者,也可以被稱為迷糊的當局者,只看你要從哪個角度去解釋。所以人生是一長串的矛盾吧!有時候我想著,如果當初的我沒有選擇離開學?!,F(xiàn)在的生活是什么樣子,自己又是哪一種人?那些曾經(jīng)代表榮譽的獎狀,除了是一種紀念與榮耀,還有其他意義嗎?因為當我到了一個新環(huán)境,人家在乎的是現(xiàn)在這個我,而不是我曾經(jīng)是哪個人。
旅行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也不一定要花上大筆大筆的錢?!叭绻粋€印度人一個月只賺兩百多元人民幣,日子都過得去,那我也可以?!边@是我出走時的想法。沒有錢我就工作、沒有工作就去住宿交換,我不相信錢是世界上唯一的工具,于是我學習食譜,學包水餃、做蛋餅、煮料理……在不同國家拜訪當?shù)厝思視r,沒有東西可換,就用美食來回報。
人與人之間,一定還有用錢買不到的真情,這才是世間的真理。所以我去流浪,尋找一條生路,看看命運為我唱的是哪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