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克里姆林宮多加關注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商業(yè)與社會活動,就會發(fā)現其政治活動的雙重性。在后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大型企業(yè)通常和政客以及其政黨密切聯系,以推進制定有利于商業(yè)發(fā)展的法規(guī),或為籌措地方建設經費而進行游說,這已經成為潛規(guī)則。尤科斯一直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與政治家進行密切聯系。20世紀80年代,霍多爾科夫斯基的發(fā)家致富得益于與蘇共青年團的聯系。1996年,他支持鮑里斯·葉利欽,這為他在拍賣會上贏得了尤科斯公司。
2003年年初,霍多爾科夫斯基邁出了極具意義的一步。他精心安排了與俄羅斯議會(杜馬)幾乎所有政黨領導人的秘密會談。過去他曾資助過一些黨派,現在他還會提供數千萬美元,甚至數億美元的贊助。他曾公開承認,意欲借助這些政黨的活動影響2003年12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以加速民主進程。當普京得知霍多爾科夫斯基竟然資助杜馬時,他深感震驚,并表示強烈反對。后來,霍多爾科夫斯基聲明,他的行為得到了克里姆林宮的應允。
事實上,大家都覺得霍多爾科夫斯基是在有計劃地收買俄羅斯議會,以擴展自己的私人封地。他的投資代價是,一旦議會掌權,就會盡可能地將尤科斯管理層排在政黨選舉名單的前端,以保證他們當選議會代表,從而保障尤科斯能夠左右國家政策。
毫無疑問,霍多爾科夫斯基對政黨的資助策略是卓有成效的。在1999年的議會選舉中,尤科斯公開支持兩個右翼親西方黨派——“亞博盧”[1](俄羅斯民主黨)和右翼聯盟[2](SPS)——的競選活動。他們也資助了未來總統(tǒng)弗拉基米爾·普京的團結黨黨派[3]以及其他黨派。此外,還有蘇聯共產黨,盡管這一直是個秘密。正因為有了霍多爾科夫斯基的慷慨贈予,梅那切普銀行的主要控股人、尤科斯高管之一的弗拉基米爾·杜波夫才入選祖國-全俄羅斯運動[4]的名單。1999年12月,杜波夫在議會投票公開支持尤科斯公司。
曾有傳言說,未來的四年(議會的有效期)將有100多名代表支持尤科斯,他們對霍多爾科夫斯基言聽計從,以圖報恩。其中許多人都在杜馬選舉委員會上擔任要職,該委員會主要解決有關經濟、稅收和產業(yè)戰(zhàn)略等問題。因此,他們通過法律公開取悅尤科斯,以保護其免受外國公司的競爭擠壓,并取消了“提高大型石油公司在易開采石油區(qū)的稅收”的提案。經濟部長戈爾曼·格列夫曾估計,這些舉措將使國家每年損失20億美元的稅收,而且有可能使那些地處不佳開采區(qū)的石油公司破產。但是,代表們一再堅持要按照原計劃投票。
俄大企業(yè)竟會如此過分地對議會決議施加影響,這使西方讀者感到不可思議。因為這極可能導致英國式的“現金問題”丑聞,即商人收買議會成員,指使其于下議院提出相關議案。實際上,根本沒必要大驚小怪。俄羅斯的議會制度是于1991年前蘇聯解體后才出現的新事物。此前,最高蘇維埃(前蘇聯時代奴性的議會)根本無法影響法律,法律只是蘇共不經審查就批準的指令,更談不上游說組織來影響他們的審議程序,所以說,俄羅斯的議會無足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