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說:“老頭你真的是對的,這是一個好運,雖然你的兒子已經(jīng)瘸了,但他還能跟你在一起,而我們的兒子卻可能永遠回不來了?!?/p>
“你們還在判斷。”老人說:“沒有人知道事情的結果到底會怎樣。眼前只是你們的兒子被強迫參軍了,而我的兒子沒有去參軍。只有上帝知道這事是好還是壞!”
一旦我們形成一個觀念和判斷的時候,我們就是畫地為牢。我們自己困住了自己。
《佛陀的教誨》這本書講道:一個被自己的喜好所影響的人,是不能明白事情的真正含義的,因為他們經(jīng)常在事情還沒發(fā)生時就開始悲觀絕望。而那些脫離了執(zhí)著的人,才能夠透徹地理解每一個狀況所蘊藏的意義。他們會認真對待每件事,并把它當作新的機會。書中又接著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只有當一個人不再去區(qū)別什么是福禍,什么是善惡的時候,他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事情從來不是它表面顯示的那樣。理智也從來不懂得真相。它的理解充滿局限。然而,我們的內(nèi)在有一部分是知道事實真相的。理智與內(nèi)在智慧的區(qū)別就像是,理智是井底之蛙,以為自己看到了一切,而內(nèi)在智慧則像是立于珠峰之頂?shù)男埴?,將山下景色盡收眼底。
我們更傾向于到心理咨詢師那里傾訴,或者找鄰居閑談,卻從來不愿跟神交流。神性智慧的大門永遠為我們敞開,這些智慧就在我們心里。但我們卻情愿作一只膚淺的井底之蛙,坐在那里夸夸其談,抒發(fā)自己各種有限的判斷和見解,因為這是我們的教育使然。我們早已習慣這種思維運作模式了。
然而,當糟糕的情形出現(xiàn)時,我們?nèi)钥梢赃x擇自己回應它的方式。下面這個故事極好地詮釋了這個概念:
有一天,農(nóng)民的一頭毛驢不小心掉進了一口廢棄的井里。這頭驢悲傷地哭了好幾個小時,農(nóng)民起初也很努力地試圖把它救上來。可最后,農(nóng)民認為這頭驢的年齡實在太大了,而且這口井也將要被廢棄填埋了,所以他覺得沒有必要再費那么大勁兒把它救出來。于是農(nóng)民請了他的一些鄰居來幫忙。每個人都鏟土扔到這個井里,想把這個井給埋起來。最開始,當這頭驢意識到主人的意圖時,它哭得更加傷心了。但是過了一會兒,令人們驚訝的是,驢安靜下來了。隨著井里的土越來越多,農(nóng)民終于決定看看這頭可憐的驢到底怎么樣了。但他們詫異地發(fā)現(xiàn),隨著人們每扔一鏟子土到井里,這頭驢竟然做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它會把落在他身上的土抖掉,然后把土踏實踩在蹄子下。這樣,人們不停地扔土,毛驢就不斷地上升。很快,這頭驢就到達了井口,一躍而出。
生活就像是把各種各樣的土扔在你身上。而從井中逃脫出的絕技就是抖落這些土,然后踩在上面更上一層樓。每一個問題,每一個麻煩都是我們上升的臺階。
只要永不放棄,我們就可以從最糟糕的境況中解脫出來。抖抖塵土,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