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心靈治療是一種磁效應的可能性解釋不了遠距治療。在一些情況下,有些治療師可以把療力傳送到幾千英里之外,在這一過程中療力并不會隨著距離而減弱。在一個針對艾滋病病人的成功研究中,分散在全美各地的40個治療師曾成功地把療力發(fā)送到舊金山的病人身上,使病人病情出現(xiàn)了明顯的改善。然而就像電場一樣,磁場也會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弱。所以,磁效應和電效應也許與念力的效果有關,卻不是主要機制。也許,這個機制更接近于一種量子場,最有可能是光。
施瓦茨開始猜想,產生意念的機制也許是人體釋放出的微量光。20世紀70年代中葉,德國物理學家波普偶然發(fā)現(xiàn),從最簡單的單細胞植物到最復雜的有機體(如人類)等一切生物體,都會持續(xù)放射出微弱的光子流(光子是光的微小粒子)。他稱這一現(xiàn)象為“生物光子放射”,又相信他發(fā)現(xiàn)了活生物體的主要交流渠道——生物體用光來跟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和外界聯(lián)系。
三十多年來,波普堅持認為人體內策劃和協(xié)調所有細胞活動的真正推動力量不是生物化學作用,而是上述的微弱光放射。光波是一個最佳的通訊系統(tǒng),可以實時把信號傳達到生物體的所有部分。用光波而不是化學物質來解釋人體的通訊機制,也可解開基因學上的一個核心問題,即我們是怎樣生長發(fā)育、怎樣從一個單細胞長成最后的樣子的。此外,它也解釋了身體的各部分是如何設法在同一時間協(xié)調運作的。波普推斷,這種光就像是主音叉,能設定某些頻率,讓身體的其他分子都追隨著它。
更早前,包括德國生物物理學家赫伯特·弗勒利希在內的一些科學家就主張過,是一種集體振動讓蛋白質與細胞協(xié)調運作。不過,在波普提出他的發(fā)現(xiàn)之前,這些理論都沒有被當一回事,主要是因為沒有足夠敏感的儀器可以證明這個理論正確。
在一個學生的協(xié)助下,波普制造出第一部相關儀器——光電倍增管。它可以偵測到生物放射的光,計算里面有多少個光子。波普花了幾年時間,透過一些無懈可擊的實驗,證明了生物體的光子主要貯藏在細胞內的DNA中,并由那里放射而出。生物體的光強度是穩(wěn)定的,生物體表面每平方厘米在每秒內會放射出幾個到幾百個光子。然而,當生物體生病或受到干擾,放射的光子數就會急升或驟降。這種信號所包含的信息非常寶貴,因為它顯示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態(tài)和某種特殊療法的效應。例如,癌癥病人的光子要少于正常人許多,他們的光仿佛行將熄滅似的。
波普的理論一開始招來詆毀,但最后卻受到德國政府乃至國際社會的肯定。他最終創(chuàng)立了生物物理學國際研究院,其成員由世界15個科學社群組成,其中包括很多享有聲望的機構,如瑞士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美國的東北大學、中國科學院的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俄羅斯的莫斯科國立大學。在21世紀初期,生物物理學國際研究院至少囊括了全世界40個知名科學家。
有沒有可能,能進行治療的念力信息就是由生物光子送出的呢?施瓦茨知道,如果他想要完成生物光子放射的研究,首先必須想出看到這些微小的光放射的方法。波普當時在實驗室中裝設了一臺計算機儀器,連接到一個箱子上,箱子里可以放入一種生物,如一株植物。波普使用的光子擴大器可以計算生物體的光子數,并將光放射的數量制成圖表,但這種機器只有在絕對漆黑的環(huán)境下方能記錄光子。在那之前,科學家無法看到生物體在黑暗中真正發(fā)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