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炮走紅的國家》長期增長的神話(1)

一炮走紅的國家:探尋下一個經濟奇跡 作者:(美)魯奇爾·夏爾馬


未來10年充滿了亮點,但你不能盯著那些在過去10年中發(fā)展最快的國家,并希望這些國家會繼續(xù)創(chuàng)出新高從而找到這些亮點。預測的傳統(tǒng)規(guī)則是盡可能多地預測,然后只公布蒙對的那部分。新規(guī)則則是對遙遠的未來進行預測,這樣就沒有人會知道你預測錯了。

超長期觀點啟發(fā)了我們這個時代某些最具影響力的預測,這些預測回顧了中國和印度在17世紀壓倒性的經濟實力,據(jù)此認為這些國家將在2030年或2050年再次成為占據(jù)全球統(tǒng)治地位的強國。1600年,中國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當中的比重超過1/4,印度則略少于1/4。盡管這兩個國家的份額此后急劇縮減,超長期觀點還是繞過了過去幾個混亂不堪的世紀,理由是,17世紀的表現(xiàn)為未來的成就提供了某種保證。主流的推斷成為很多公司、政客和高調的公共知識精英的主要觀點,認為我們正在進入太平洋世紀,甚至非洲世紀。最近我收到了一家大型咨詢公司的報告,預測尼日利亞將在2050年之前成為世界上排名前十的經濟體之一。好吧,就算這樣,但在2050年以前幾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超長期的觀點對華爾街的影響也日甚一日,這里的人們對時間的總體認識變得越來越狹隘,甚至讓人窒息。例如,不管持股規(guī)模如何,美國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時間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一直在持續(xù)減少,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最長的16年,縮短到今天的不到4個月。與此同時,美國人和歐洲人把錢投向新興市場的步伐卻在瘋狂加速,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對2050年預測的影響。流入新興市場股市的資金總額在2000~2005年間增長了92%,在2005~2010年間則增長了令人吃驚的478%。顯然,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想象著他們的投資很好地建立在遙遠的過去和未來的基礎之上,能夠令人歡欣鼓舞。但在真實世界中,讓投資經理或投資公司告訴他們的客戶40年后再看回報是不現(xiàn)實的。預測是有價值的,而且出于計劃的目的必須進行預測,然而談論5年之后或至多10年后的未來,意義并不大。

要揭示全球經濟周期中存在的明顯模式,所需的最長時間大約也是10年。典型的商業(yè)周期大約持續(xù)5年,從低迷時期的底部到下一個底部。大多數(shù)務實的人們的觀點僅限于一到兩個商業(yè)周期。超過這個區(qū)間的預測經常變得過時,這或者是因為新的競爭對手(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或者是新技術(20世紀90年代早期的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是新的領導人(典型的選舉周期也是5年左右)的出現(xiàn)。超長期觀點的盛行主要是由于經濟史學家和評論家的鼓吹,對企業(yè)界的影響也風行一時。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首席執(zhí)行官仍把各自的戰(zhàn)略愿景限定在3年、5年或至多7年之內,而大型機構投資者則使用1年、3年和5年期的回報來評估業(yè)績。盡管我們都酷愛對未來做出預測的愉悅感,但沒有人能夠對下個世紀做出可信的預測,而更重要的是,沒人會為此負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