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計】
李密正從長安緊急趕往黎陽,他是去找楊玄感入伙的。說起來也奇怪,楊玄感造反是為父報仇,李密去湊什么熱鬧?隋朝政府對他不錯,楊廣雖然把他辭退了,但依然讓他襲了父親蒲山郡公的爵位,每年有固定的國賦劃撥。隋朝政府要倒了,他的那份福利可就不保了。
如果非要找什么造反動機的話,也許是友情吧,李密父母雙亡,雖然襲有爵位,擁有過人智慧,但在父母去世時,他就是孤兒,內(nèi)心永遠留下這一片親情的空白。
楊玄感的兄弟情誼填補了這個空白。自從進入楊家以后,李密在楊家兄弟身上找到了久違的親情。
楊素之仇,等同父仇,楊玄感的事就是我的事。
一路上,李密便用這個理由來解釋自己內(nèi)心莫名的激動。而要等到他經(jīng)歷得更多,才會明白內(nèi)心真正的自己。
楊玄感如愿以償?shù)鹊搅死蠲?,見面后,他迫不及待地將李密請到?nèi)室,詳細介紹了起事前后的事情,然后急切地問道:“兄弟常常以救天下為己任,現(xiàn)在正是你發(fā)揮的時候,下一步應(yīng)該怎么辦?”
楊玄感欲求良計,卻不忘以激將作為開始,其中氣度,已然不高。
李密并沒有為此感到不快,他的心中已經(jīng)被一個偉大的構(gòu)想所充斥,他急于向楊玄感傾吐,縱使楊玄感堵住他的嘴,他也非說不可。
“愚有三計,任公抉擇!”
“第一,楊廣還在遼東,離幽州隔了千里,往南是大海,往北是塞外胡地,要想回來,只有中間一條險途,我們趁機擁兵北上,出其不意,進入薊地,把守住臨渝關(guān),這樣,楊廣前有高句麗,后又被我們擋住,一個月后,必定糧盡,到時,只要舉麾一召,隋軍必定望風而降,不戰(zhàn)而擒,此乃上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