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提出的條件也并不高,就兩樣,一是要“雪冤”,也就是處理查禁和沒收他們鴉片的林則徐,二是要“乞恩”,請求您能夠恢復廣州貿易,給他們這些可憐的洋人一點活路。
話得分怎么說,這么一說,道光心里就順溜多了。
對林則徐在廣東禁煙的效果,道光本來就已相當不滿。說的也是,讓你查查鴉片,怎么最后弄到大動干戈,讓人殺到皇城門口來了?
當然最慘的還是,由于來不及準備,一時間似乎還打它不過。這不光是誰贏誰輸的問題,還關系到“天朝上國”的體面。
就在道光輾轉反側,考慮要不要扮演“清正廉明”的大老爺,給“竇娥們”一個公道,也給自己一個臺階下的時候,不識相的林則徐又發(fā)來密折,上面討論的仍然是如何跟英國人干到底的事。
道光再也忍不住了,冷淡和不睬也終于變成了無法遏制的沖冠一怒。
“我這連耍猴都快用上了,就怕再打起來,你在那還要說空話,瞎嗆嗆,嫌我還不夠鬧心是不是?”
林則徐是個寧折不彎的人,決不會因為外來壓力而輕易改變自己的主張。接到道光怒氣沖沖的批復,他立即意識到,皇帝在和戰(zhàn)策略上正動搖不定,所以緊接著發(fā)來第二道奏折。
在這道奏折中,林則徐再次重申,禁煙是沒有錯的,“鴉片之為害甚于洪水猛獸”,就算堯舜那樣的圣人穿越到我們大清國,也會力主嚴禁。
“英國人船堅炮利不過是用來嚇唬我們的,只要我們拿出銀子來打造船炮,制服他們綽綽有余。如果不早點動手,只怕禍患將無窮無盡。”
可是這份“主剿”的奏折在道光那里激起的,只是更多更大的憤怒。
“我要不要動手,早點還是晚點動手,還用你來教嗎?你說英國人在嚇唬我,我看,是你學英國人來嚇唬我才對吧?!?/p>
道光提起筆,刷刷地給了個上聯:無理,下聯:可惡,最后是橫批:一片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