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直面心底的不安才能教育好孩子(1)

養(yǎng)孩子,我們可以不吵嗎? 作者:(韓)吳恩瑛


直面心底的不安才能教育好孩子

有一次,我的診療室來了一對夫妻,他們看起來相當的溫和穩(wěn)重。這對夫妻一直緊緊地牽著他們兒子的手,他們的兒子有四歲,看起來很乖巧。這個小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喜歡見人,總是把自己的臉遮起來,只要有人從身邊經過他就會哭泣,甚至連別人看他一眼他都會哭出來。開始的時候,這對夫妻抱著“再長大一點就會變好的”心理等了一段時間。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情況變得更加嚴重了。這個孩子不止感覺敏銳,聽覺敏感,甚至連味覺都到了根本不能食用某些食材的挑剔程度。因為觸覺敏感,這個孩子甚至不能使用馬桶。他已經敏感到連看人一眼都會加深自己不安的程度。這對溫和的父母對我說,他們?yōu)轲B(yǎng)育這個孩子費了不少的心。

在之后與他們的交談中,我發(fā)現,這對看起來溫和平靜的夫妻平日里并沒有什么矛盾,他們甚至都沒有吵過架。雖然這從表面上看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問題,但是他們不安的程度卻是出乎意料地高。而且當我問到“你們二位中好像有一位心里非常不安。是哪一位呢”這個問題時,媽媽先回答說“我很害羞又膽小”,而爸爸又接著說“我原來性格也很內向、較真”。不安程度都很嚴重的兩個人,結婚的概率非常低。因為內心不安的人,會把自己內心感到的不安看作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和看起來內心平靜的人結婚。很多時候,內心不安的人會把外表看起來非常勇敢的人極度理想化,然后與他們理想化后的人結婚。但是,真正結過婚以后他們才發(fā)現,那個非常勇敢的人也會像自己一樣懷有深深的不安。這是因為,不安的表現有很多種,僅憑表象是不可能窺到真實的。不僅如此,很多時候,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內心存在恐慌。這是因為,不安有時是和自己的認知背道而馳的。這種情況下,膽小如鼠的人會變身成為勇敢的人,小心翼翼的人會變身成為曠達灑脫的人,萬事都勞神費心的人會變身成為面面俱到的人。

在結婚之前,這些不安不會引起什么問題。懷有這些不安的人會表現得人際關系和諧,平易近人,還可以很好地進行社會生活。但是,一旦他們結婚生子,這些不安就會一點點地萌發(fā),并逐漸蔓延。生了孩子,成為父母后,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照顧”與“保護”。他們心中的不安與這里的“保護”有著最直接的聯系。這樣一來,本身自有的不安,與成為父母后不可避免的不安相疊了。這些父母的不安擴大了。他們之前的極度不安,是一種自己沒有安全感的狀態(tài),也是對他們沒有得到過保護的反證。這些人在單身的時候,為了不讓周圍人看出自己的不安,他們會小心謹慎地把自己藏起來。但是當孩子,這個他們不得不去保護的對象出現以后,他們內心的不安會激增到無法掩飾、旁人可以看穿的程度。要真是如此,這就等于是宣布了他們心理出現了問題,他們的不安心理會達到最大,所以他們會開始使用各種防御機制。當不安超過一定限度,這些人應對不安的方式也會隨之過當,凡事過猶不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