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擔心,牌照發(fā)得多了,國外的投資人就不干。前幾年我做過分析,我們不能讓國外投資者把賭注壓在壟斷市場的預期上。因為靠壟斷得到的利潤不能持久,不是通過管理的改進和效率的提高來創(chuàng)造利潤。
第四,是我們的生產率還很低。
如何降低電信傳輸成本呢?現在輿論在轉向,好像中國的電信行業(yè)已經競爭過度。還時不時有一種傳言,說已經拆分的企業(yè)要合并,以便提高中國的電信公司在世界上的地位。目前電信用戶數增長很快,收入增長其次,利潤上升非常慢??蛻魯的俊⒖偸杖牒屠麧欀g有一個矛盾。所以有一些分析家認為,是電信市場的競爭太激烈了。
我的看法不同。價格降低了,并不會必然帶來利潤的減少,而是取決于電信公司進一步壓縮成本的能力。壓縮成本不是減少員工的工資,而是要靠技術創(chuàng)新節(jié)約成本。從生產率的現狀分析,中國的電信公司還有很大的余地。
從全國來看,經濟是一個共同體,一家公司的利潤就會轉化為其他公司的成本。中國移動公司去年有幾百億元利潤,有利潤是好事情,國有資產增值了,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投資,壯大實力。但是,這些利潤含在價格中,它會變成其他個人、公司的成本。應該如何看待利潤呢?如果這個市場是開放的,利潤是一個配置資源的信號,哪里有利潤,就會吸引投資。引入更多的競爭者,把利潤削平,電信傳輸的成本也就降低了。然后再通過創(chuàng)新,逼迫所有的電信公司進一步創(chuàng)造新的利潤。如果不是這樣,電信公司的利潤就會變成整個經濟發(fā)展的障礙。
我一向主張在電信領域主動地多發(fā)牌照,少管價格,但是現在的做法是價格管得偏多,不能發(fā)揮價格配置資源的作用,而牌照又發(fā)得偏少。
最近,中國的經濟形勢在變化,相當多的要素價格在上漲?!懊窆せ摹钡暮x,就是勞動力價格要漲;“拉電閘”的含義,就是電價要漲;土地價格也在漲。中國經濟的競爭力面臨著要素價格上漲的壓力。要素價格的上漲,有的是短期的因素,如利率、匯率,隨著校正會恢復正常。但是也有其他的長期因素,隨著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勞動力的成本就要提高。勞動力成本上升了,我們的競爭力怎么提高?要靠制度成本下降來對沖,來彌補。要進一步提高人的素質,就要提高生產率,這是經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從這個角度來看,包括電信傳輸領域的改革,是應該提到日程上來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