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德治國(2)

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 作者:易中天


7

可見康叔封的任務(wù),就是要把殷人改造成周人。

康叔封任重道遠(yuǎn)。

于是周公發(fā)表《康誥》,語重心長地對康叔封說:唉,我親愛的弟弟,年輕的封??!你要小心翼翼,你要謙虛謹(jǐn)慎,你要戒驕戒躁呀!天命是無常的,天威是可怕的,人民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們天天都在看著你,看你能不能遵循父王的傳統(tǒng),弘揚(yáng)父王的美譽(yù),繼承父王的遺志。那些小人是很難搞的。你得把別人的病痛,當(dāng)作自己的病痛才行啊!

8

顯然,周公、召公、康叔,都并非天生的道德楷模。他們的“德”,其實(shí)是逼出來的。只不過,他們沒有被“逼上梁山”,而是被“逼上圣壇”。

哈哈,這就對了!

實(shí)際上,道德與其說是一種品質(zhì),不如說是一種智慧。說白了,它只是在“通過損人來利己”和“通過利人來利己”之間,做了明智的選擇,是“聰明的自私”。但這種聰明,對自己、對別人、對社會都有利,這才成為人類共識。周人的獨(dú)到之處,則只是在新政權(quán)誕生之際,把它變成了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lǐng)。

又一種早熟的新思想和新概念也萌芽了。

這就是“以德治國”。

從邏輯上講,這是順理成章的。是啊,既然“君權(quán)天授”,當(dāng)然要“以德配天”;既然“以人為本”,當(dāng)然要“敬天保民”。但這在世界上,卻是獨(dú)一無二,聞所未聞。世界各文明古國,有宗教治國的,有法律治國的,更有兼用宗教和法律的,還有只靠個(gè)人魅力的。以德治國?沒聽說過。

德,真能治國嗎?如果能,怎么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