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菲特傳》第10章 投資新視角(17)

巴菲特傳(紀(jì)念版) 作者:(美)羅杰·洛溫斯坦


在承銷前不久,巴菲特告訴古特弗羅因德,說他愿意買下所有的股票,而且由他自己來定價。約翰·伯恩希望以每股10.50 美元的價格出售,但古特弗羅因德很清楚巴菲特的上限,堅持以每股9.20 美元的價格出售。他不做任何讓步,一分錢都不讓,因為他知道巴菲特是他的后盾。

最后,承銷大獲成功。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了2 300 萬美元買下了25% 的股份。幸虧有了“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投資一旦做出,就不會再有風(fēng)險了,新注入的資本使政府雇員保險公司脫離了險境。在約翰·伯恩眼中,此次搭救公司的英雄是古特弗羅因德,他在其他人都不愿意冒險的時候給公司帶來了滾滾的現(xiàn)金流。古特弗羅因德也給巴菲特留下了頗佳的印象,很顯然,古特弗羅因德正是他欣賞的那種投資銀行家。

不到半年,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股價就上升到了每股8.125 美元,達(dá)到了原來低谷時的4 倍,這表明公司還大有潛能可挖。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伯克希爾·哈撒韋又把所持股份額翻了一倍,使巴菲特成了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控股股東。政府雇員保險公司似乎也引入了巴菲特的模式,其實巴菲特對許多公司都發(fā)揮了類似的影響力。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和《華盛頓郵報》一樣,開始回購自己的股票,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高管也養(yǎng)成了經(jīng)常拜訪巴菲特的習(xí)慣,整個公司完全被巴菲特化了。約翰·伯恩是一位老練的行家里手,但是他在處理與巴菲特的商業(yè)關(guān)系時和凱瑟琳·格雷厄姆幾乎沒有什么差別。約翰·伯恩說:

我會問巴菲特各種各樣的問題,他會告訴我各種有效的融資方法。他從不吝惜自己的時間,但他從來都沒有要求我必須接受他的建議。沃倫·巴菲特在很久之前就已經(jīng)想明白了,他完全可以只做一個樂善好施的股東,而且替伯克希爾·哈撒韋賺進(jìn)大把的銀子。

“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來自美國作家約瑟夫·海勒1961 年所著的同名小說,用來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邏輯的規(guī)定或條件所造成的讓人無法脫身或左右為難的困境。——譯者注

每年巴菲特都會和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高管們舉行一次提問對答式的活動。他在臺上顯得從容自如。他回答問題時全用短句,他還會在中間插入一個小故事,其中常常蘊含著深刻的投資哲學(xué),而且他的表述深入淺出,易于理解。他的談話風(fēng)格很隨意,但是在遣詞造句上可謂字斟句酌,這樣的互動無法不令人心動。

約翰·伯恩信誓旦旦地說,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一些管理者寧可取消假期,也不愿錯過與巴菲特互動的機會。有一次,巴菲特說一個投資者在投資股市時,應(yīng)該記住自己手里拿著一張要終生使用的計次卡。每次他買入一只股票,就相當(dāng)于在卡上打了個洞。當(dāng)這卡上已經(jīng)有20 個洞時,他此生就不再做更多的投資了。顯然,投資者要對每只股票進(jìn)行仔細(xì)甄選,并挑出其中最值得投資的潛力股。負(fù)責(zé)為政府雇員保險公司打理投資組合的盧·辛普森說,巴菲特的這個比喻讓他受益良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