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和泰森。如果泰森說全班女同學都是他的,我要是沒有武器就只能干看著,打不過他嘛。但是如果我有了一把刀呢?我和泰森之間在暴力上的差距就沒有那么大了。憑什么女生都是他的,我就必須孤獨而死?既然我有一把刀,這把刀就必有它的用處,泰森沒準兒還回過頭來跟我談判說:一班50個女生,要不你分倆?
那為什么人類最后會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一夫一妻制?跟人類的文化、智力、技術(shù)以及暴力工具的發(fā)展是有關(guān)系的,到最后強者不得不向弱者讓步。但是那些比較暴力,或者財產(chǎn)比較多的人會說:我挑好的,漂亮姑娘歸我。如果他們還不滿足就再納幾個妾,但也僅此而已,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就此定型下來。
不管哪種解釋合理,總而言之婚姻是隨著人類文明、技術(shù)、暴力手段發(fā)展的一種附生物。但是,人類文明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此前六千年來形成婚姻制度的一系列基礎,幾乎都在崩潰之中。現(xiàn)在的女性恨不得掙得比丈夫還多,憑什么要進入他的門楣,“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成為他傳承私有財產(chǎn)的制度工具?憑什么要接受過去男性之間分配性資源的婚姻制度,成為他的附屬物?
婚姻制度的基礎正在崩潰,女性有什么道理還回到婚姻中去呢?當然男性也不傻,他們在給女性附贈一副婚姻枷鎖的同時,還送給女性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對失去這副枷鎖的恐懼。想想也能理解,一個人已經(jīng)在牢里被關(guān)了六千年,這時候放他出去,看到那么藍的天和那么刺眼的陽光,在那一霎,他難道不會產(chǎn)生退回到牢籠當中的愿望嗎?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剩女的糾結(jié)。一方面,剩女不是缺男人,而是根本看不上那些男性而已,所以很多父母會勸她們不要太挑剔??墒橇硪环矫?,憑什么不挑剔?從哺乳動物開始一直到人類,雌性動物扮演的角色就是挑剔,就是去尋找那些在斗爭中勝利的雄性,然后傳承后代。憑什么要違背幾萬年、幾百萬年形成的生物本能呢?憑什么要委身嫁給那些在競爭中失敗的男性呢?要求女性這么做,不符合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