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沒有受過教育,隨后9年移民過來的人也是這樣。頭40年,只有大約20個上過大學的人來到了普利茅斯,其中只有3個(都是大臣)在那兒永久定居了……頭50年,普利茅斯沒有公立學校,沒人考入哈佛學院。
這個新時代,大規(guī)模移民的組織者需要掌握運輸技術。詹姆斯敦殖民和朝圣先輩遠征的組織者都不符合這一要求。朝圣先輩遠征配備了兩艘船,五月花號和虎尾草號。五月花號于7月中旬在泰晤士河的羅瑟希德港口起航;這是一個錯誤,因為那個時節(jié)那個地區(qū)主要刮西風,而讓笨拙的橫帆船從那個地區(qū)駛往英吉利海峽需要東北風。五月花號在名叫唐斯的海域閑蕩了三個星期,耗盡了稀缺的給養(yǎng),才等來了順風,駛往英格蘭南海岸的南安普敦港口。另外一部分遠征隊員由虎尾草號從荷蘭帶到了南安普敦港口,虎尾草號一靠岸就不得不進行大范圍維修,耗盡了遠征隊的資金。直到1619年8月,兩艘船才從南安普敦港口出發(fā)前往北美,那時已經太晚了,來不及在到達之后耕種收獲以備過冬。
駛入大西洋沒幾天,虎尾草號就“像篩子一樣漏水”,“再在海上待三四個小時,虎尾草號就會立即沉底”。兩艘船都被送往達特茅斯,在那里第二次起航。一出發(fā),虎尾草號就再次出現了同樣的問題。9月6號,第三次起航。這次起航只有五月花號。據推測,五月花號像詹姆斯敦殖民者一樣駛往南方,但是走得不如詹姆斯敦殖民者遠。五月花號沒能在弗吉尼亞以及后來的紐約成功登陸,最后于11月10號隨波逐流飄到了新英格蘭。三天后,船員試著讓船下水,結果船經不住海上風浪,船板的接縫裂開,裂縫寬得“可以躺下一個人”。直到12月初,船才修理得足以去探索科德角。當遠征隊發(fā)現普利茅斯的前身賊港(Thievish Harbor)時,新英格蘭已經進入嚴冬。一個遠征隊員在3月24號的日記里記下了令人心酸的一筆:“過去三個月,我們公司死了一半人?!边@其中包括普利茅斯第一任總督約翰·卡弗。直到1621年5月21號,剩下的遠征隊員才得以登陸;他們自上一年7月份就困在一艘臟兮兮的小劃艇上。對比之下,溫斯羅普在旗艦阿爾貝拉號上坐鎮(zhèn)領導的清教徒大移民則是一項杰出壯舉,讓說英語的人永久定居在了北美大地上。為什么前兩次移民慘遭失敗,而這一次卻大獲成功?簡而言之,答案在于這次移民充分展現了傳統(tǒng)美國社會的所有四個特點。正如歷史學家查爾斯·安德魯斯告訴我們的那樣,阿爾貝拉號的航行見證了“一個正在形成之中的國家橫渡大西洋;指引這次行動的是一個強大的信念,即堅信這次行動的神圣意義;領導這次行動的是有財產、有教養(yǎng)的中產階級,他們受過一些政治培訓,頭腦冷靜且固執(zhí)己見?!?/p>
馬薩諸塞海灣公司(Massachusetts Bay Company)的組織結構和運營模式驚人地預示了美國管理黃金時代龍頭企業(yè)甚至股份公司的組織結構和運營模式。龍頭企業(yè)在本書中指促進美國“成長繁榮的龍頭”;美國管理的黃金時代,是指1920年到1970年那50年。(第十章會詳細介紹這兩個概念。)1628年,馬薩諸塞海灣公司在倫敦成立(倫敦當時已是英格蘭的政治金融中心),其創(chuàng)立者是信奉清教價值觀、富有同情心的著名富商,其中很多人是倫敦商會會員。馬薩諸塞海灣公司認真地記錄和保存賬目。與弗吉尼亞公司、朝圣先輩不一樣,馬薩諸塞海灣公司不缺資金——實際上,就當時的標準來看,不僅不缺,反倒資金雄厚。馬薩諸塞殖民歷時13年,一共花了200 000英鎊(相當于今天的4 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