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觀音密碼(1)

茶之原鄉(xiāng):鐵觀音風土考察 作者:謝文哲


雪災年代

清順治十三年( 1656) 正月大雪。

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正月大雪,三日方消。

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 正月大雨雪。

清康熙六十年( 1721) 正月二十七、八兩日,積雪,四山皆白,三日方消。

清雍正元年( 1723) 正月初六日,大雪,平地積(雪)深尺余,山頭數(shù)日不化。

清雍正五年( 1727) 正月大雪。

清雍正六年( 1728) 正月初六大雪。

清乾隆十六年( 1750)正月大雪。

這份記錄安溪歷史上發(fā)生的自然災害大事記,轉(zhuǎn)引自兩本具有充分可信度的歷史文獻,一是清乾隆丁丑年間由官方編修的《安溪縣志》,一是 1994年由安溪縣政府組織力量修撰出版、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翔實的《安溪縣志》。為了行文的方便,我稍作綜合,但不影響來自官方資料的嚴肅性與權(quán)威性。國有史,邑有志。具有“資治、教化、存史”之功效的地方志,可以幫助我們識縣情、知興替、明得失、弘傳統(tǒng),當然,更重要的是,以史志為鑒,還可以勉今人,啟后人。

那么,一份歸入《雜志·災祥》體例、而屢屢載于邑志的天氣記錄,究竟可以提供什么樣的角度,供后人比較研究,從而發(fā)現(xiàn)其“無意義”之中隱藏的“意義”?人們常說,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著交匯點,其實,歷史事件與歷史事件之間的交匯點更值得我們仰賴智慧,尋找蛛絲馬跡,細心詳勘,綜合加以推斷,從而使記憶重現(xiàn)、真相還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