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奴十二年》第七章 相對安逸的勞作(1)

為奴十二年 作者:(美)所羅門·諾瑟普


每每想到他,我都不禁肅然起敬,假如當(dāng)時我的家人也和我在一起的話,我倒愿意毫無怨言地忍受他那種溫和的奴役。

我們跟隨著新主人穿過大街,離開了新奧爾良的奴隸場。伊萊扎一路上嗚嗚咽咽,一步三回頭,被弗里曼和他的仆從們拖著向前走。很快我們來到碼頭,登上停泊在那里的“魯?shù)婪颉碧栒羝?。半小時后,我們的船便沿著密西西比河逆流而上,飛快地朝著紅河岸邊的某個地方駛?cè)ァ?/p>

除了我們?nèi)齻€,船上還有許多奴隸,他們都是從新奧爾良的奴隸市場中買來的。我記得有個叫凱爾索的先生,據(jù)說是個非常有名的大種植園主,這船上載著的一群女奴都是他新買的。

我們的新主人名叫威廉·福特,住在路易斯安那州腹地,紅河右岸阿沃耶爾縣教區(qū)一個叫大松樹林的地方。他是一位浸禮會牧師,在整個阿沃耶爾縣教區(qū),尤其是貝夫河兩岸,他的鼎鼎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教區(qū)內(nèi)的人們親切地稱他“可敬的上帝的仆人”。在大多數(shù)北方人看來,一個神職人員竟然做出奴役同胞、買賣人口的事情來,這在道德上和宗教上是無法接受的。人們從伯奇和弗里曼之流,以及下文提到的其他一些人身上,很容易就會對奴隸主這個階層產(chǎn)生憎惡和鄙夷。但我做過威廉·福特的奴隸,有機會了解他的品格和性情,因此我說句公道話,他要比任何一個基督徒都寬容、高尚和公正。但由于受所處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和蒙蔽,他無法認(rèn)清奴隸制在本質(zhì)上的錯誤。他從來沒有懷疑過,深信不疑地認(rèn)為“一個人可以占有另一個人,并將其視為私有財產(chǎn)”。這種觀念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他只是自然而然地繼承了而已。如果他在另外一種環(huán)境中長大,毫無疑問,他會擁有截然不同的道德觀。憑良心說,他的確是一個模范的主人,正直無私,光明磊落,能成為他的奴隸也算是一種幸運。如果人人都像他這樣,奴隸制的罪惡與苦難至少可以抵消一大半。

我們在“魯?shù)婪颉碧栒羝隙冗^了兩天三夜,其間并沒有發(fā)生什么特別的事情。拜伯奇先生所賜,在做奴隸的這些年歲里,我都被人叫作“普萊特”。伊萊扎被賣出時用的名字是“德拉德伊”,由于她在賣給福特先生的過程中表現(xiàn)得格外惹人注目,所以至今在新奧爾良的辦事處里還留有她的記錄。

我在航行的途中一直思考著自己的處境,心底默默盤算著逃跑的計劃。好多次—不僅在當(dāng)時,包括之后—我都差點向福特先生和盤托出我的真實情況?,F(xiàn)在想想,也許那樣是可行的。但我當(dāng)時太害怕失敗了,一直沒有真正付諸行動。直到后來,他由于經(jīng)濟上的困難把我轉(zhuǎn)賣給了別人,我就更沒有機會提出來了。此后,在其他主人手下時,我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哪怕稍稍暴露一點點我的真實意圖,我都可能立刻陷入更加難以挽回的境地。我的身價太高,沒有哪個奴隸主愿意白白承受這樣的損失;而且我很清楚,一旦他們知道了我的自由身份,一定會像小偷處理偷來的牲口一樣,把我賣到更加偏遠(yuǎn)的地方,甚至賣到國外去。因此,我只能相信上帝的救贖,想依靠自己的力量逃跑。于是,我決定把這個秘密牢牢藏在心底,絕不向任何人吐露半個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