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zhàn)爭,極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力量?!缎脸髼l約》的簽訂,加深了中華民族的危機,使更多的有識之士看到了清政府的賣國、腐朽與反動的本質,故紛紛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自史堅如刺殺德壽和惠州起義之后,革命黨人推翻清政府專制統治的革命活動開始得到社會各界的同情和理解,孫中山領導的反清革命形勢為之一變。
史堅如刺殺兩廣總督德壽,開啟了清末革命黨人政治暗殺的先河。
1900年、1901年,浙江革命志士陶成章從上海秘密來到北京,兩次密謀刺殺慈禧太后,因準備不周而未能付諸實施。革命黨人易本羲、章士釗、俞大純等人,在南京謀劃刺殺清欽差大臣鐵良之舉,亦未能實施。
真正將政治暗殺付諸實施并對清末革命黨人的暗殺風潮起巨大推進作用者,當屬萬福華在上海英租界刺殺前廣西巡撫王之春。
這次暗殺事件,真正揭開了晚清政治暗殺風潮的序幕。
萬福華(1865—1920),字紹武,安徽合肥人。其先人曾參加太平軍,故其自幼崇拜洪、楊反清革命之舉。他家境貧寒,自幼在中藥店做學徒,但頗知上進,經常挑燈夜讀,數年之內即通曉醫(yī)道,能對詩詞。他10歲喪父,依靠母親趙氏縫紉為生,故對母親極為孝順,曾割股和羹,起母之病,堪與先秦刺客專諸相比。
少年時代的萬福華任俠敢為,赒窮扶弱,曾一人手執(zhí)短棍,喝退二百余無賴子弟,名震鄉(xiāng)里。
萬福華在中藥店學徒期滿后,為當地富豪管理豆月池私產。由于他管理有方,頗能祛弊興利,變廢為寶,開辟了荒土數十頃,疏浚水道,培桑植竹,養(yǎng)魚種藕,數年之內,使此地成為富庶一方的風水寶地。
豆月池古稱逍遙津,是三國時代魏國大將張遼大破吳軍之所在。萬福華的苦心經營,惠及后人。新中國建立后,此地被辟為逍遙津公園,供人休閑游玩,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