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你的50’時期
歲月如梭,40過后是50。邁入50歲,中國有句老話叫“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它集中體現在中年以后的最后一個創(chuàng)造高潮——“不惑”和“知天命”都意味著人生智慧和經驗的高峰時期。而“大器晚成”這個詞集中顯現在:很多50后的人往往成為社會中堅,在政府機構、私人公司擔任要職,許多人此時真正想明白了,知道自己想要一個什么樣的人生。他們從容地選擇和把握最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節(jié)奏,選擇自己最在意的人生目標,并清醒地實施一生中最后一個沖刺。
大多數人的50后,常常意味著有25年以上的資歷,無論人生經驗、職場能力、薪酬回報還是個人積蓄,都處在一個相當完備的階段。這個階段有很多人家庭幸福圓滿,孩子長大成人,沒有太多事情需要操心,事業(yè)穩(wěn)定不可替代,身體健康,眼界開闊,心胸豁達,成熟睿智,雖體力稍減但沒大毛病,唯獨父母多已年邁,時有贍養(yǎng)與照顧問題。
50后又是一個敏感的時期。當額頭出現皺紋、精力明顯下降時,延續(xù)的中堅階層依然會有許多期望,也會有許多無奈。大多數人會明顯感到年齡這種東西的存在,視力的減退和心理的煩躁更隨時隨地提醒你不能無視前方的衰老?!靶挠杏?,力不足”,不再像年輕人一樣可以拼幾個通宵。雖然自認開明卻還是生出越來越多的看不慣;有時候表現的執(zhí)著卻被人當成老頑固,過去不算什么的事情現在看來都有風險。矛盾的是,熟悉的卻感覺不再新鮮,頭腦開放卻不再容易接受。有長期積累的心理優(yōu)勢卻還會生出恐懼和疑慮,那是一種害怕不能與時俱進、終被淘汰的感覺——一份老年來兮的若有似無的不自信。很多人在臨近60歲前,即使沒有被機構或競爭對手淘汰,也已經先行自我淘汰了。無論實際上是否還坐在辦公室里,因為心已經不再進取,退居防守,就等著年齡一到“被退休”辦證領錢了?!跋﹃枱o限好,只是近黃昏”,實在是一種衰老的寫照。雖然上校在66歲時創(chuàng)立肯德基,但是“大器晚成”僅僅是成功學的特例,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具備普遍意義。
50后的人生規(guī)劃與財富策略:
1.退休金成為50’時期的第一要務。即便是適逢子女婚嫁、父母醫(yī)護贍養(yǎng)的夾擊,也請不要顧此失彼,將以后賴以生存30年的養(yǎng)老金散做他用。
2.降低風險,保本投資。
3.檢視安全網是否足夠,尤其是醫(yī)療保險。
4.徹底清償債務,無債一身輕;并檢視住房狀況,是否需要調整,如果空巢,宜大屋換小屋。
5.注重精神生活,培養(yǎng)年老后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