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當年救急的黃金禁令,居然維持了40多年!這種情況在戰(zhàn)后更顯得匪夷所思,美國坐擁全球2/3黃金儲備,其GDP一度占全世界的半壁江山,竟然在如此之長的時間里,在顯然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禁止公民持有黃金。這充分表明,隔絕黃金與美國人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正是這一政策的關鍵所在。其實,美國早就決心“篡金自立”,以美元來稱霸世界了。
長期隔絕政策確實很有成效。在1975年黃金合法化之后,普通的美國人并未去大規(guī)模搶購黃金,因為他們確實對黃金“失憶”了。與中國的歷史相比,美國的歷史不過是一個朝代的時間?!皝y世藏金”對中國人而言,是在幾千年歷史慘痛教訓之中反復驗證的終極經驗;而對美國人來說,他們并沒有經歷過完整的大國興衰,根本就不相信美國會衰落,歷史會輪回。盛極而衰與物極必反這樣的思維方式,在美國人的頭腦中是沒有經驗對應的。既然美國的制度就是歷史的終結,如果美國的霸權可以永續(xù)存在,那么美元自然就是人類貨幣的終極形式,黃金還能有任何價值嗎?
在1975年美國剛剛開放的黃金市場上,人們普遍不理解也不看好黃金投資。在商品交易所里,黃金期貨幾乎無人問津,黃金交易員是最不入流的邊緣者。在黃金交易的時間里,他們常常閑極無聊,甚至靠下國際象棋來打發(fā)時間。
當然,美元的暫時穩(wěn)定只是一種假象。
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初,黃金價格逐漸從35美元上漲到42.22美元,美國的通脹開始發(fā)作。但普通美國人認為那是1973年石油危機的結果,物價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畢竟1971年以前的美國物價有長達170年的穩(wěn)定記錄,雖然世界大戰(zhàn)會造成物價波動,但金本位下的物價大致保持了長期下降的歷史趨勢,美國人對通貨膨脹的感受非常陌生。不過,石油危機之后,美國的通脹非但沒有回落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人們的情緒逐漸緊張起來。
1977年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上開始崩潰。1978年美國的通脹已從1971年前后的4%飆升到了10%,1979年更達到驚人的14%!這時美國人的心態(tài)再也無法平和,他們從緊張變成了恐懼,對黃金的熱情突然發(fā)生了大爆發(fā)。報紙、廣播、電視迅速反應過來,原本無人關注的金價很快成為頭版消息。伊朗人質危機,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更是在炙熱的黃金市場上火上澆油。
原來默默無聞的黃金交易員,頓時成為期貨市場中的寵兒,身價倍增。僅僅在1978年12月的一個月內,美國黃金期貨市場就突破了100萬張合約的驚人交易量,而1975年和1976年全年的交易量平均不過80萬張合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