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在無意中成為恐怖分子的幫兇(1)

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作者:冀連梅


別在無意中成為恐怖分子的幫兇

近日,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英國政府前首席科學家羅伯特·梅等人成立了一個學會,共同起草了一份可能毀滅人類的《世界末日的風險名單》。在這份名單里,“恐怖分子利用超級細菌來殘害生命”這一條排在了第三位。由此看來,超級細菌毀滅地球的假設不僅存在于科幻片中,也存在于科學家們真切的擔憂中。

什么是“超級細菌”?為什么會這么可怕?形象點說,就是一些導致我們人類生病的細菌獲得了一種或幾種針對不同抗生素的盾牌,變得刀槍不入,很多抗生素拿它沒辦法,最終使人類無藥可治。它所對應的醫(yī)學詞匯是“多重耐藥細菌”。這類細菌離我們并不遙遠,在臨床上已經有一些了,只是目前大多數人還沒有切身感染過而已。例如,伴隨著青霉素的廣泛使用而出現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是一種這樣的超級細菌。我們都知道,青霉素被稱為人類醫(yī)藥史上最偉大的發(fā)現,在1940年初首次應用于臨床,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20年后,在1961年,英國就出現了不怕青霉素的超級細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目前它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醫(yī)院內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住重癥監(jiān)護室的病人深受其害。

或許你會想:“老抗生素無效了,就用新抗生素嘛,總會有新的抗生素生產出來?!边z憾的是,新抗生素研發(fā)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老抗生素失效的速度,其數量呈現的是逐年遞減狀態(tài)。進入2000年后,全球范圍內新上市的抗生素只有幾個,遠遠抵不上失效抗生素的數量。你想啊,一個新抗生素的研制要花費至少數億美金,要被批準上市,需要經歷一期、二期、三期臨床試驗,審批上市階段最短也要十年。辛辛苦苦開發(fā)出來的新抗生素上市后,兩三年內就可能出現耐藥的超級細菌,新抗生素就沒作用了。這種情形一出現,藥廠那些研發(fā)經費就等于大半打了水漂,因此藥廠也就沒有太多的動力去生產新抗生素,這也是抗生素青黃不接的原因之一。

前面說過了,目前超級細菌還主要是在醫(yī)院內部盛行,你心里也許會嘀咕,我身體很好,不去住院,怎么可能感染這種超級細菌呢?可世事無常,誰又能保證自己不發(fā)生意外呢?我們醫(yī)院曾接診過一個入院前身體一直很棒、平時幾乎不吃藥的病人。他是個旅游愛好者,凌晨4點爬上長城的烽火臺去看日出,一不留神腳下踩空,滾下來摔成了重傷。他做大手術需要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但醫(yī)院病房里的超級細菌不會因為他以前沒有濫用過抗生素就放過他,在他身體虛弱的時候,超級細菌一樣可能會找他的麻煩。一旦感染上超級細菌也一樣無藥可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