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說:“看了,林肯·海斯輕而易舉贏得了辯論。”
戴夫說:“林肯·海斯?他就是個傻子。他支持XYZ。”
阿里:“我支持他。如果我們有更多的XYZ,我們會少了很多暴力。”(卡蘿爾試圖把精力集中在她的工作上,但是暴力話題對她來說是個敏感話題,因為她的一位親戚死于暴力。她盡量忽略戴夫和阿里的談話。)
戴夫說:“朱莉·巴恩斯才應該是我們的下任總統(tǒng),她反對XYZ。減少暴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減少XYZ。我了解過她的觀點,我認為她是對的,XYZ是問題而非解決方法?!?/p>
阿里說:“朱莉·巴恩斯?首先,一個國家是不會選女人當總統(tǒng)的,因此投給她票無效。”(雖然卡蘿爾在幾個項目上與阿里合作過,但他從來不知道阿里支持XYZ,也不知道原來阿里不喜歡女人參政。)
戴夫說:“阿里,你這是性別歧視。”
阿里提高了聲調(diào),說:“我不是性別歧視,只是根據(jù)現(xiàn)實情況分析誰將獲勝。如果你認為朱莉·巴恩斯可能獲選,那就說明你有鴕鳥心態(tài)。”
當戴夫與阿里談論得越來越激烈時,米瓦正給她的一位客戶打電話。她發(fā)現(xiàn)戴夫與阿里的辯論比她與客戶的對話更有趣。她迫不及待地掛掉客戶的電話,然后參與討論,畢竟她對XYZ也十分有興趣。
就在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卡蘿爾已決定不再與阿里一起合作,米瓦的注意力已從客戶身上轉(zhuǎn)移,戴夫和阿里已放下手中的工作。
這個例子絕非假想,只要有任何存在爭議的政治話題,這種情形都會發(fā)生,不僅僅限于XYZ。雖然戴夫和阿里的目標是一致的,即讓社會中的暴力減少,但是他們卻就達成目標的方式有著很大的分歧。雖然兩人都想從A到B,但是通常而言,他們選擇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政治討論——其核心通常是如何從A到B——有著如此多的異議。出現(xiàn)怎樣的政治話題并不重要,但造成的后果都差不多:在工作上談論政治,會讓工作很難完成,會讓同事之間以前良好的關(guān)系變得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