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充滿魄力與胸懷的一句話,體現(xiàn)了他對民眾集體智慧的尊重。
最后一種解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捍衛(wèi)你發(fā)言的權利,我不僅要讓你發(fā)言,我還要讓很多個“你”、不同的“你”去發(fā)言。我同意不同意你的觀點并不重要,我只是通過我的觀點把你的觀點引出來,只要他們同意你的觀點,就夠了。
在最后一種解讀中,有著更深的謀劃色彩。這是真正把主導權交給第三方的做法,通過大眾的議論,引發(fā)更多的人關注、認可、傳播并且購買。
這個觀點是把評論當成一種免費的財富。這一點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電商、線上線下點評式貿易中尤其明顯。作為商家,并沒有花錢購買消費者的發(fā)言權(至少沒有賦予點評者稿費),而點評者的發(fā)言往往從消費群的角度,影響著更多消費者的行為。
消費者更愿意聽消費者的話,因為消費者是一個圈子,他們都是商家的目標,而把話語權交給消費者,也是一種變相的圈子型口碑傳播。
事實上,民眾的智慧是無比龐大的,任何商家只要利用好民眾的智慧,把自己的利益與目的藏起來,往往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如果你純粹去做滿足民眾發(fā)言的平臺,也是一種良性的商業(yè)模式。
如果在現(xiàn)實中,我是一個矮子,但這不妨礙我在另一個平臺上做一個思想的巨人。
打破參與的壁壘,就能構造全民智慧的土壤。而在智慧被認可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國王。只有參與不再是特權了,一個國家才在真正意義上成為智慧的國家。
智慧是你、我、他共有的,找個方式,整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