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革”后期,保守派紅衛(wèi)兵失勢后,我父親所在機關(guān)的造反派們,開始以革命的名義整肅“聯(lián)動”和“流氓”。我作為一個小學(xué)生處于批判運動的邊緣,但也曾迫于壓力,怯懦地在批判會上對一個鄰居(初中生)做過批判發(fā)言,盡管這個人事后寬恕了我,還請我去參加他的婚禮,但是我至今無法原諒自己。
章乃器先生已經(jīng)去世了,在這里我向章先生的親屬,以及自己曾加害的人們表示道歉。我準備接受來自社會方面的追究和審判。
回想自己在“文革”運動中的心態(tài),可以說是相當幼稚、愚蠢,甚至是昏亂的。當年自己 14歲,對人生、社會和政治的知識極為膚淺,靈魂還處于一種蒙昧的狀態(tài)。參加運動的動機其實比較簡單,作為“階級路線”的既得利益者,對于“接班”充滿了向往,令我激動的是能以一種優(yōu)越身份參與一場富于浪漫色彩的革命。我的“革命”動力,除了領(lǐng)袖崇拜,也有利益驅(qū)動,只不過當初自己并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當時的我既沒有思想,也缺乏判斷力,甚至不具備真正革命者的勇氣。我只是一個準備去革別人命的人。
回首我的過去,我看到的是一個渺小、丑陋的形象。就在那一刻,我的命運已經(jīng)被確定了。作為一個對自己行為缺乏責(zé)任感,對自己無法負責(zé)的人,卻去參加這場史無前例的“革命”,其結(jié)果必然是可悲的。
我知道,悔罪的話語是蒼白無力的。懺悔與靈魂自救有關(guān),但對已犯的罪行無補。用血寫的罪,不能用墨來補償;用行動加害的罪,不能用道歉來補償。什么樣的行為才能切實彌補受害者的損失呢?只有用己血來洗他血,以己淚來抵他淚,以義舉去抵償罪行。所以不僅要懺罪,還要設(shè)法抵罪,以各種方式補償社會。
我現(xiàn)在知道只有用善行來抵消惡行,才能切實地療治心中的愧疚。這是自我拯救的唯一道路。我鼓足勇氣踏上這條路,以求得到獲救的希望。雖然救贖之路對于我來講,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但是我知道,只有走上這條路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人的生活,才能夠有尊嚴地生活。
我知道無論我是否向受害者進行了請罪,如何謝罪,是否得到寬恕,我的罪也是永在的。我的負罪感不會減少。我必將負罪而行,直到死亡。我并不因此而沮喪,我知道這就是我的宿命,這就是我的人生。
由于我的靈魂欠缺力量,我知道自己的懺悔并沒有達到應(yīng)有的深度,我的反思也許仍然摻雜有文過飾非的因素。我的救贖之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