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讀著,哲哲利索地下床,我以為他不喜歡聽了,便打算合上書睡覺。誰知他穿上拖鞋,回頭沖我一笑:“我去上趟廁所,不要走開,廣告之后更精彩。”
那張小臉滿是燦爛,像極了曹文軒筆下油麻地里盛開的葵花。在我心里,如果將這張小臉作為廣告形象,應(yīng)該是很打眼的吧。
5.“為什么他們手里的書不一樣”
聽故事
孩子媽媽出差。幾天來,我沒把孩子扔給他外婆,而是抽時間自己帶。接送上下學(xué)、去游泳、輔導(dǎo)作業(yè)、講故事,上學(xué)之外的時間,我倆幾乎形影不離。
一天,和同事約好打臺球。搶十的比賽,戰(zhàn)況比較激烈,晚上快十點才到家。到家后,本以為哲哲已經(jīng)睡著了,哪知一進家門,發(fā)現(xiàn)他還坐在床上翻書呢。
“寶貝,你為什么還不睡啊?”哲哲說:“你還沒給我講故事,你忘了答應(yīng)我的事了?”“沒有,沒有!”我趕緊拿出梅子涵主編的《中華民族奇幻故事集》,講了兩個少數(shù)民族后,才看著他倒向一邊,眼皮沉下去,慢慢進入夢鄉(xiāng)。
那一晚,我一直沒睡著,反思自己的錯誤。
草莓山
霍貝爾曼的《草莓山》也算是文學(xué)名著,文字通俗、簡單,寫的都是孩子之間的趣事,哲哲一下子就沉浸其中,成為忠實聽眾。開篇部分,主人公艾麗因為聽說全家要搬到草莓山,興奮不已,以為那里真的是漫山遍野結(jié)滿草莓,但結(jié)果卻只是一個街名而已。
聽到描寫艾麗心里懊喪的文字,哲哲發(fā)表看法:“其實沒必要傷心的,就像芝麻街不一定有芝麻,北京金隅也不是一條金魚一樣?!?/p>
“那爸爸是名副其實的好爸爸吧?”“也不一定,你還打過我呢?”“什么時候?”“喏,我3歲的時候,還有5歲的時候,因為不游泳,你就打過我?!?/p>
后悔問了一句多余的話。只好費勁口舌解釋為何動手,直到說服哲哲為止。原來,你的好、你的壞,孩子門清,都記在腦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