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婚姻與生命禮儀(7)

婚姻史 作者:(加)伊麗莎白·阿伯特


直到最近幾十年,嫁妝箱在北美家庭中還是相當普遍。1967年,大學生們進行的一次調(diào)查顯示,有38%的家庭為女兒備有嫁妝箱?!霸谀撤N程度上,”研究者們總結道,“嫁妝箱已經(jīng)成為一種象征,反映出年輕女子待嫁的心情,從現(xiàn)實角度看又表現(xiàn)出她們對未來家庭生活未雨綢繆的考慮。”從生日時積攢的勺子、圣誕用的茶杯、復活節(jié)枕套等物品可以看出成長中的女孩的價值觀與期盼,讓我們從家庭用品方面對其婚姻生活有所了解。特權階級女子的嫁妝箱則有所不同,她們大部分希望尋覓與自己門當戶對的配偶。工業(yè)革命結束后,資產(chǎn)階級變得十分富有,他們甚至可以和貴族階級聯(lián)姻,因為人們總是希望把社會和經(jīng)濟地位相當?shù)那嗄昴信楹系揭黄稹D贻p女子“進入社交圈”的儀式為這種撮合提供了機會和場合。這些少女通常只有十七八歲,借著參加舞會、宴會和正式邀請的機會步入成人社會。在英國,圣詹姆斯宮的會客室是有身份的年輕女子的首選社交場所,此外還包括其他皇家宮殿、舞廳或者豪華飯店等。

這些女子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跳舞、唱歌或者演奏樂器的場合,借機了解各種社交規(guī)則和風俗,順便展示自己的外貌。當然,這些活動的效果都要受到其父母社會地位、名聲、財富以及其本人會給自己的婚姻帶來什么好處的影響。

少女們有一個社交季的時間尋找丈夫,在英國是4月到8月,在北美通常是11月到次年1月。早在1748年的美國,費城就有59個家庭為年輕女孩們舉行“跳舞聚會”,幫助她們進入社交圈并且找到未來的丈夫。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女孩及其父母會非常失望。她仍然會結婚,但是由于每個社交季節(jié)都有新人到來,她會降低擇偶標準,其在婚姻市場上的估價也會打折扣。南北戰(zhàn)爭之前的美國南部,十多歲的女孩從學校畢業(yè)后就要進入社交圈,在那里尋找并取悅心儀的情郎,然后與之結婚,把余生奉獻給操持家務和養(yǎng)育兒女,就像她們的母親一樣。從無數(shù)女子的日記來看,這種模式的問題在于:雖然她們進入了社交圈,穿著時髦的衣服展示自己的教養(yǎng)和容貌,但是“她們明顯表現(xiàn)出對進入人生下個階段——尋找丈夫——的抗拒”,歷史學家安雅·加布爾在《斯嘉麗的姐妹》中寫道。

上述抗拒者中包括北卡羅來納州的佩妮洛佩·斯金納,為了避免結婚,她先和人調(diào)情并吸引他們,然后一個接一個地拒絕那些追求者:在三年的時間里,她趕走了30位追求者。華盛頓特區(qū)的勞拉·沃爾特拒絕了三次求婚,她說:“我沒有愛上任何人。”和大部分條件優(yōu)越的女孩一樣,佩妮洛佩和勞拉最后都結了婚,不過在婚前的許多年中她們度過了一段自由的“待字閨中”的歡樂時光。

佩妮洛佩最終愛上并嫁給了托馬斯·沃倫。他是一位醫(yī)生,經(jīng)常因工作關系出國,所以,她經(jīng)常遭受孤獨的折磨:“除了悲戚哀嘆,我沒有別的事情可做——而你們都有自己的事業(yè)或者年輕的朋友可以陪伴左右,”她抱怨道,“與你們分離讓我如生病一樣痛苦——它成功地控制了我——讓我變得盡可能地溫馴?!眲诶屯旭R斯·蘭德爾結了婚,她悶悶不樂地離開了家(“我的心在顫抖……它已經(jīng)死了……因為這件事我殺死了自己”)——和丈夫搬到了佛羅里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