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張瀾興辦國立成都大學

從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 作者:張冠生/編


張瀾是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朱德、羅瑞卿、任白戈等都是他的學生。

早在清末,張瀾就在廣安、南充等地興辦小學、中學、職業(yè)學校、慈善公益學校等。

他非常關(guān)注對青年的教育,積極設(shè)法為川籍學生留學法國解決資費并推薦擔保。有不少留法學生回國后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如趙世炎、陳毅、賈子群、任白戈等。

1926年4月6日,張瀾接受四川省公署任命,就任國立成都大學校長。他克盡時艱,多次與當局函達接觸,落實辦學經(jīng)費,完成三校合并,解決辦學用地及校舍安排。同時,大力改革時弊,力促“打開夔門,歡迎中外人士來川講學”,廣納人才,親為征聘,致使各方名師云集,海內(nèi)外震響,文、理、法學院人才濟濟,國立成都大學聲名遠播。

在辦學思想上,張瀾以蔡元培為榜樣,效仿當時的北京大學,實行民主辦學,堅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學術(shù)自由”。從教職員的政治傾向看,包括國民黨人、共產(chǎn)黨人、國家主義者、托派人士……從思想傾向看,既有崇奉孔孟、精通國學的蜀中宿儒,也有思想激進的新派人物;既有留學歸國的教授,也有不少外籍教師。據(jù)1929年統(tǒng)計,國立成都大學共有專任教師一百四十二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八十三人,外籍教師二十八人,在當時由教育部立案的二十一所國立大學中排名第七。

當時的國立成都大學“囊括大典,網(wǎng)絡(luò)眾家”,各派思想自由傳播,各種主張自由爭鳴,學術(shù)團體、學術(shù)刊物比肩林立,贏得了“民主與科學堡壘”的稱號。

—錄自《中國民主同盟成都史實圖文集》第52—54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