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第二章 領導力是什么領導者的“三力”(1)

領導力21真言 作者:風里


領導者最大的苦惱,就是為自己設定諸多冠冕堂皇的目標,比如銷售額、市場份額、利潤、EVA等,卻找不到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方法。這些目標雖然很有價值,但實際上卻并不由領導者控

制。領導者必須把這些冠冕堂皇的目標分解成通過自身努力、憑借自身能力能夠?qū)崿F(xiàn)的子目標,即組織的能力、動力、合力。而能力、動力、合力這三個關鍵名詞構成了領導者的業(yè)績公式,即業(yè)績=能力x動力x合力+外力。能力、動力、合力,正是領導者必須負的責任。

可能很多人都讀過索尼前任高管寫的《績效主義毀了索尼》。績效主義能否毀了索尼我不知道,不過,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找到客觀、準確評估領導者業(yè)績的一套名詞,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

現(xiàn)存的KPI體系不但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反而讓人更頭疼!

前不久,我曾問一位人力資源總監(jiān):“如果貴公司沒有績效評估,會發(fā)生什么?”她沉思片刻,說:“會更好?!?/p>

“三力模型”

人們對績效評估如此反感或頭疼,那么到底應該用什么來衡量領導者的成效?

衡量領導成效,關鍵在于尋找到合適的名詞。關于名詞,我們可以找到不同的版本。衡量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成效常用的名詞有:團隊士氣、市場占有率、品牌忠誠度、銷售額、稅前利潤、上市公司的市值、EVA等。

菲利普?萬?胡瑟(Phillip Van Hooser)在他寫的《領導者必知:常識領導力11條基本原則》(Leaders Ought to Know: 11 Ground Rules for Common Sense Leadership)一書中提出了管理的6個目標:安全、效率、利潤、質(zhì)量、創(chuàng)新、士氣。在我看來,這6個名詞難度遞增,價值亦遞增

以上這兩套名詞系統(tǒng),比較適合總經(jīng)理或CEO這樣的大領導。著名管理咨詢公司蓋洛普(The Gallup Organization)的版本Q12,則適合所有層級的領導者。下屬對這12個問題的回答,能折射出一個領導者的領導成效。這12個問題分別是:

◇我知道公司對我的工作要求嗎?

◇我有準備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設備嗎?

◇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嗎?

◇在過去的六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揚了嗎?

◇我覺得我的主管或同事真心關心我個人嗎?

◇公司有人鼓勵我的發(fā)展嗎?

◇在工作中,我的意見受到重視嗎?

◇公司的使命目標使我覺得我的工作重要嗎?

◇我的同事們努力想把工作做好嗎?

◇我在公司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嗎?

◇在過去的六個月內(nèi),公司有人和我談及我的進展嗎?

◇過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