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棄不了一個人站在臺上的感覺”
《文周》:你會回看自己的演出視頻嗎?
宋冬野:如果演完了印象很深,我會看。重慶那場我看了,想看一看新歌唱出來怎么樣。
《文周》:你覺得怎么樣?
宋冬野:不好。湊詞兒,特別裝。
《文周》:看了之后會不會覺得“怎么演這樣啊……”
宋冬野:每次都有,麻木了。一般都是皺著眉頭看,就像教導(dǎo)主任在看自己的學(xué)生演搖滾一樣。(笑)每個人對自己的要求都是很苛刻的,對別人一笑而過,不會去深究它,但放在自己身上就不行,就過不去。
《文周》:說一個人演出不帶樂隊的時候“會感到絕望、孤立無援、雙腿發(fā)抖”,這是經(jīng)常的事情嗎?
宋冬野:每一次。最起碼得有兩首歌之后才能穩(wěn)定下來。就是緊張,還有,不好意思。(笑)人家樂隊咣當(dāng)咣當(dāng)?shù)?,又托運(yùn),又搬箱子,辛辛苦苦到這兒,頭一天來試音,熱得跟三孫子似的,演一場躁得一身汗,掙一萬塊錢,五個人分。我自己傻呵呵背著一把琴,走!走了,到這兒,演!演之前調(diào)五分鐘,搞定!上臺嘎嘎唱,嚯!掙十萬,走了……特,別,不好意思。但是,你自己又舍棄不了那種,想一個人站在臺上,看見臺下邊那幫人那種爽的感覺。
《文周》:給自己定下一條規(guī)矩,只要演音樂節(jié)就一個人演,就是因為特別想享受那種“爽”的感覺嗎?
宋冬野:嗯……還有就是確實想一個人演,特別希望不管什么時候都有一個人演出的機(jī)會。你知道《工體東路沒有人》(2009李志北京“單刀赴會”演出)嗎?對我的觸動特別大。我就覺得,想豐富自己的音樂,那是肯定的,要不然我也不會想去做專輯,加弦樂;但是如果豐富不好,那還不如不豐富,自己一個人演的感覺更對。
《文周》:回到更本質(zhì)、更根源的東西上來?
宋冬野:對。我一直就在想象,下面有三萬人,每一個人都是《工體東路沒有人》的那個觀眾的狀態(tài),那該有多牛呀?。ㄐΓ?/p>
《文周》:你有達(dá)到過那種狀態(tài)嗎?
宋冬野:好像是沒有。(大笑)反正……越來越堅持不下來了?,F(xiàn)在對那個規(guī)定也放寬了許多,只要有能讓我一個人演的時候就可以了。
《文周》:會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嗎?還是自己的?
宋冬野:多數(shù)都是我自己的。也有別人,每次大家都會問:“哎,沒帶樂隊?。?rdquo;我說:“啊,沒有。”
帶樂隊也是一件很爽的事兒,比如說,之前演了一圈兒劇場帶樂隊,《斑馬,斑馬》到最后“浪跡天……”的時候,鼓手“嗒嗒嗒,邦”就起來了,那種感覺就很爽;自己演的時候——哎呀我那個“叭咚咚”跑哪兒去了?(大笑)有時候自己演也爽,要是在臺上覺得自己唱好了的話,也是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