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該說,毛澤東把李宗仁叫到天安門上的休息室里交談是有特殊意義的,絕非一般意義上的見見面而已。
有人說,毛澤東只是出于禮貌,和國民黨的元老見見面而已。
有人說,他是借此發(fā)出一些信號,叫紅衛(wèi)兵不要隨便亂沖。
不管毛澤東當(dāng)時是如何想的,反正給人們的感覺是:毛澤東真的在征求這些國民黨元老的意見,包括人們對他十分熱衷的“文化大革命” 的看法。
毛澤東把斯諾叫到了天安門的正中央,其用意使一向特別自負(fù)的美國人沒能猜透
1970年的10月1日。
天安門照例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當(dāng)這個高鼻子的外國人和他的妻子走出電梯的時候,周恩來總理迎了上去,用他那有力的手,握住了這個老外的手,說:“歡迎你,斯諾同志?!?/p>
是的,這就是剛到中國的斯諾。
當(dāng)斯諾知道他是這天第一個被邀請上天安門的美國人時,他很興奮,說:“我真是第一個被邀請上天安門的美國人嗎?”
周恩來肯定地點了點頭。
斯諾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記者,要不是充滿好奇心,當(dāng)年他會到陜北紅色的土地嗎?
今天,他走上天安門,依然是那個充滿好奇心的記者,他對這座東方城樓上的一切,都覺得新鮮,甚至覺得眼睛都不夠使。
“毛主席叫我請您來,您是中國人民真誠的朋友?!?/p>
周恩來的聲音響在耳邊。
斯諾也很動感情地說:“當(dāng)年我穿過封鎖線去找紅軍,見到的第一個紅軍領(lǐng)導(dǎo)人就是您?!?/p>
回憶起往事自然都很高興。斯諾還記起,當(dāng)時周恩來用英語和他交談,他很吃驚。
周恩來也回憶起當(dāng)時給這位外國記者安排的采訪路線,說那時沒有汽車,只有一匹馬給他騎。
“當(dāng)年您安排我見毛主席,采訪紅軍,這在西方來說是獨(dú)一無二的,今天我上天安門,也是……”
周恩來以政治家的語氣說:“在中美關(guān)系相互隔絕的情況下,你三次訪問中國,今天還上天安門參加我們的國慶活動,這是一件獨(dú)一無二的事情?!?/p>
“我又有獨(dú)家新聞了。”
這時,電梯又一次打開,毛澤東的身影出現(xiàn)在天安門城樓上。
周恩來和斯諾迎上前去,這是一年以后的相見,毛澤東已經(jīng)步入老年,和斯諾印象中的毛主席有了很大的變化。
“主席,您看誰來了?”周恩來用他那有江蘇口音的普通話說。
毛澤東顯然已經(jīng)認(rèn)出了斯諾,他笑了,說:“斯諾先生,老天保佑,我們又見面了。”
斯諾感到,毛澤東雖然老了,但他的說話還是像當(dāng)年一樣的有趣。他把自己的妻子介紹給毛澤東,毛澤東熱情地和他們握手,對他們表示歡迎。
周恩來又向林彪介紹斯諾,他對斯諾說:“這是林副主席。”
斯諾和林彪認(rèn)識,在延安時他采訪過這個著名的紅軍將領(lǐng),所以他說:“林彪將軍,我們又見面了?!?/p>
林彪說:“斯諾先生,你是毛主席請來的,我們熱烈歡迎你!”
天安門廣場上的慶?;顒娱_始了,“毛主席萬歲!萬萬歲”的聲浪此起彼伏,使斯諾感到茫然。
毛澤東把他叫了過來,讓他站在了天安門的正中央,翻譯冀朝鑄正好站在了他的身后。攝影記者急忙搶下了這個鏡頭。
第二天,經(jīng)周恩來總理精心安排的這張照片發(fā)表在中國各大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