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正在慢慢走來。
這里我們還是要說到那位忠心耿耿的彭德懷元帥。盡管他從1959年以后就備受磨難,他還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說出了心里話。他讓自己的侄子彭梅找到了蕭克的家,對蕭克說:“1958年的事情,讓他們受苦了,對不起同志們??!”
這里既有自責,也有一個老革命家對黨內(nèi)斗爭的深刻認識。他老人家對這種斗爭一定是有自己的見解的,可惜的是我們沒能聽到他來評說這段歷史。
真正為這次斗爭平反,還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1980年,當總參謀部的領(lǐng)導同志向鄧小平匯報工作時,說到了1958年的“反教條主義”,鄧小平操著四川口音說:“那次反教條主義是錯誤的?!焙髞硇∑接终f過“1958年,批判他搞教條主義,那是不公正的”。
聶榮臻元帥晚年和黨史工作者說過:“向蘇聯(lián)學習,主席講就照他們的辦,就向他們學習……后頭反教條主義,把這個問題推到劉帥身上,這是不合適的?!?/p>
徐向前元帥也說:“建國以后,辦了很多學校,有很大成績,但后來吃了兩個大虧,一個是反正規(guī)化吃了虧,一個是反教條主義吃了虧。”
后來,總政治部又專門發(fā)了文件,為這次反教條主義所傷害的同志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但是這些話,劉伯承元帥都沒聽到。
汪榮華在《送伯承遠行》的文章中,用聲淚俱下的語言,告訴他:“伯承,歷史如今已經(jīng)做出了公正的評價。在你的追悼會上,胡耀邦同志代表黨和人民對反教條主義問題作了結(jié)論。我終于聽到了‘那次反教條主義是錯誤的’這句你生前想聽到而沒有聽到的話?!?/p>
彭德懷元帥和《歐陽海之歌》
在編輯《彭德懷自傳》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一本很特別的書——彭德懷元帥親自批的《歐陽海之歌》。由于這本書是由我所供職的出版社出版的,因而彭批的《歐陽海之歌》自然引起了我的特別關(guān)注。
應(yīng)該怎樣去評價這部曾經(jīng)風靡全國的小說,不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任務(wù)。倒是通過這本書中彭老總的批語,我們可以看到他是怎樣讀小說、怎樣評判一部小說的,甚至還可以通過這些批語看到他內(nèi)心世界的一角。
據(jù)知情的人講,這本書是他1966年在成都新華書店買到的。當時他被安排到西南三線建設(shè)委員會擔任第三副總指揮。此時“文化大革命”還沒有興起。他還有心思讀一讀這本很流行的小說。人們沒有料到的是,這本書他一共讀了三遍。全書共444頁,他用紅筆畫了紅線的就有148頁,寫了批注和眉批的就有80頁,共1833字。
他寫下最多的是自己讀小說時的感想和對往事的回憶
當我們翻看被彭德懷寫滿了眉批和旁批的《歐陽海之歌》的時候,我眼前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幅畫面——燈下,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戴一副老花鏡,手捧一部小說,看著看著,忍不住拿起了筆,用那雙簽發(fā)過無數(shù)份作戰(zhàn)電報、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手,在書上信手寫來——
他寫下最多的,是自己讀小說時的聯(lián)想、感想和對往事的回憶,是作為一個讀者感情的共鳴。
彭德懷元帥和《歐陽海之歌》
翻開這本書,彭德懷首先看到歐陽海出生地桂陽縣。他畫上紅杠杠,寫道:“桂陽縣城曾被紅軍三次攻占?!?/p>
接著讀下去,是歐陽海出生,因家中添男孩怕被抓丁,把小海抱出去要扔掉,舍不得又抱回來,起了個女孩名字叫“玉蓉”。小海在風雪嚴寒中大哭。讀到此處彭德懷不禁寫道:“海,你不是在哭,而是對舊社會造反。”
看到第14頁,媽媽帶著歐陽海去討飯,媽媽對小海說:“大屋去不得,那里狗兇人惡?!笨嗪⒆映錾淼呐淼聭旬a(chǎn)生了共鳴——旁批:人剝削人,狗仗人勢。
緊接著又批道:“朱門的酒是窮人的汗和血,朱門的肉是窮人的肉。”
讀到第19頁,這種心態(tài)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彭批道:“小海,你七歲隨母親討米,我八歲帶弟也討米。受富人的欺負,只討了一天,再不討米,決心砍柴變賣。你路上留下白雪印,我嚴寒冰里捉魚賣!你我同根生,走上一條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