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亡路上 (1)

無鳥的夏天 作者:韓素音


1938年10月28日致赫斯函

湖南省衡山附近的南岳

到了21日,武漢就一籌莫展了,我一直待到22日。蔣夫人安排三民主義青年團在22日晚上撤離,我們同他們都搭乘國際紅十字會的船去湖南長沙。我們在船上的最后兩天既無燈火又無食物。到了長沙又碰上每天轟炸。我們在長沙沒有久留,在這里也許最多也不過住一個月,然后繼續(xù)撤退。軍事司令部在衡山,這里是南岳,離衡山只有幾里路。這是山中一個小地方,沒有電燈電話,也沒有鐵路,但在深山里面風景絕佳,美不勝收……我們于22號離開武漢?!皥允匚錆h”、“誓死保衛(wèi)武漢,戰(zhàn)斗到最后一息”,寫著這些標語的橫幅仍掛在沉郁、闃寂的大街上,被風吹得嘩啦啦直響,好像在發(fā)出動員令?!傲x勇軍”仍在開赴“前線”,開赴死亡線;傷員們仍然躺在病床上,紅十字會的船還沒有把他們疏散出去。曳動的腳步下是一片懸浮的沉默;望不到盡頭的曳動,四十萬雙腳走向遠方。挑擔者的行列漫長蜿蜒,他們肩扛扁擔,扁擔兩頭挑著包裹,包裹跟著永不休止的腳步的節(jié)奏晃悠。這樣的挑擔者的腳步已經覆蓋了整個中國的土地;他們的肩膀、骨肉已經適應了這擔子的起起落落。他們像水,像溪流,像液體,不動聲色,不曾暫留,也不可遏止??床坏窖筌?。樓頂上的旗子被拽下來,一面又一面。

走了三天半,船到長沙。船在靠碼頭時,只看到一片混亂和嘈雜。武漢淪陷使這里也陷入恐慌。那些已經來長沙住了一陣子的難民現在又準備離去,同剛從武漢逃到長沙來的這些難民正好迎頭碰上。這些人會站住了問:“又打算怎么樣?”那些人會回答說:“長沙也不安全,還得往遠處去,走得更遠些,更往西邊去……”全家老小走得精疲力竭,就在擁塞的路旁或是河邊抱著他們的包袱躺下了,他們把毛巾系在一根棍子頭上伸在河水里蘸蘸濕,拿過來擦臉;人們在道路上和河邊形成的行列,長長的簡直一眼望不到頭。然而,在這樣混亂的局面中,人們仍懷著一線希望,得過且過,像一條巨大的蚯蚓在蠕動著,不分晝夜地行進著,雖然有些人坐著,有些人在等待,有些人站住在那里,有些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或者累得再也無法走動,有些人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成百萬的人走上了大路,離開了城市,向著農村散開,朝西而去。

我猜當時在華中幾個省的道路上,定有兩千多萬人在行進著。日本人對他們用機槍掃射,就像1940年5月,法國擁擠在公路上的人群,遭到德國空軍的掃射一樣。

到處都是軍用卡車、吉普車趕路時的“咣啷”聲、“隆隆”聲,老百姓卻在這一片噪音中保持著頑強的沉默。這樣一場浩大的撤退,這樣一副龐大的重擔就由他們肩荷。他們堅持,堅持,堅持活下去,堅持抵抗。逃跑的時候將軍們、官吏們總是沖在最前面,還把所有帶轱轆的東西都征用過來;老百姓總是落在最后面,只能步行;而義勇軍的隊伍即使在這種時候也會留下來,繼續(xù)戰(zhàn)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