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陌生人來來往往的公共場所畫畫,著實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只有當你克服對他人評價的恐懼,并專注于提高自己,才能完成這個壯舉。看完這幅畫之后,每當我在美術館里見到獨自練習臨摹的女子,便會投去無聲的鼓勵眼神。
畫中女子所處的年代,正是女性外出活動受到限制的保守時期。她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觀看展覽并學習,實在令人感動。也許,路易·貝魯也是被她的學習熱情所感染,才畫下了這張作品吧?
在盧浮宮博物館將其他畫家認真作畫的樣子畫下來,可謂是一種別出心裁的嘗試??粗芬住へ愻敼P下這些在名作前面虛心學習的畫家,還有獨自一人作畫的女子,我們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觀察盧浮宮,并獲得積極的啟示。
獨自去美術館,是一種學習。在美術館這個空間里,不論是孤身一人的女性還是其他任何人,都可以展開屬于自己的思考,收獲不同的感想。
很多人都以為,美術學院的學生一定對美術史了如指掌。然而,實際上并不是每一個美術學院的學生都熟知美術史。只有一部分下功夫學習過的人,才有可能對美術史有系統(tǒng)認識。相反,那些真正對美術史感興趣的普通人往往比美術系學生懂得更多。
美術學院為學生所提供的教育,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美術能夠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以及美術材料是如何多樣化,在這個基礎上再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的機會,并進行專業(yè)的評估。至于基礎理論的學習,就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了。我的美術史知識,同樣是在自己的閑暇時間學來的。我從事的工作是藝術傳播,同時又要擔任美術講師和解說員,還經營著自己的繪畫研究所,所有這些工作都要求我不斷學習美術領域的新知識。雖然美術早已融入我的生命之中,但我深深地知道我對這個領域所知還太少。如果說我有什么愿望,那就是每天多學一點,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獨自去美術館,是主動選擇孤獨的表現。主動孤獨與被動孤獨雖然形式上相似,性質卻完全不同。
獨處是機會。它不意味著與世隔絕,而是一種為了全新的生活儲備資源和可能性的契機。修煉獨處的技能,是一種藝術。
上面這段話出自佛羅倫薩·波克。如果你想學習些什么,感受些什么,或者獨自享受些什么,就去一個可以獨處的地方吧。這個地方可以是美術館,也可以是音樂練習室,還可以是體育館、圖書館等等。只要你去了,你就會有所收獲,并看到全新的可能性。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獨處空間,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只要我們心懷理想,始終朝著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并不斷追求進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開始邁出學習的腳步。我相信,學習是讓生命變得更美好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