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去世整一個月那天,我獨自進城,“舊地重游”。——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在追尋什么。我乘公共汽車到燈市東口。路口西南角上原來有家香儂餐廳,現(xiàn)已改為北京蒙娜麗莎婚紗攝影東單旗艦店。母親七十歲生日那天,我們曾經在此為她祝壽,當時拍的照片我還留著。沿東單北大街南行,協(xié)和醫(yī)院對面,原是上海餐館雪苑,現(xiàn)已改為紅石頭餐廳。母親和我曾經多次來這里吃飯,常點的菜是響油鱔糊和油爆河蝦,還記得有位倒茶的女服務員,人已不算年輕,上??谝?,說話挺客氣的。再向前走路過大華電影院,這是母親和我常看電影的地方,如今裝修改造,暫停營業(yè)。
我在東單乘公共汽車,到南池子下來。我曾在日記里寫道:“二〇〇二年十月四日,陪母親去王府井,沿皇城根、菖蒲河走到天安門,在起士林吃飯?!敝昂脦滋欤赣H就給姐姐寫信說:
“方方準備在我們午睡后陪我乘車進城去王府井一帶看看,那里有兩個新修的公園,一是皇城根公園(就是小過曾住過的胡同,都拆了),一是南池子南河沿那里,原有河道,后被填上,蓋了房子,現(xiàn)又把房子拆了,恢復了原有河道,叫菖蒲河公園。我們想去看看。下午去可以看見白天景,然后吃晚飯,再看夜景。乘出租回來。這是計劃?!?/p>
待我們按計劃去過了,她又寫信說:
“原來的舊河道廢了,上面蓋了房子,都是那么又低又矮的平民住房,現(xiàn)在推了,重新開通河道,再建公園。配合那紅墻,里面建了一排古建筑,這公園是值得一游的?!?/p>
此番我重訪菖蒲河公園,南池子大街路西的一半已經關閉;路東的一半兩頭亦擋以鐵欄,然錯有缺口,可以穿行。里面人跡稀少,花草全無,景色蕭疏。問環(huán)衛(wèi)工人,則云冬天誰還會來,西邊“十一”前就關了。
我一直走到東華門大街。路北中國銀行樓上,當時開過一家老福爺,母親要我陪她去看,發(fā)現(xiàn)檔次甚低,掃興而出。后來這家店也關張了。母親最喜歡逛金魚胡同西口路北把角的綠屋百貨,她曾在信中說:
“這個市場特別長,差不多到燈市口(包括過去的郵局),那么大的展廳都賣花,各種各樣的花太多了,真是好啊?,F(xiàn)在最時興的花木是‘富貴竹’,從臺灣來的,一根根綠的細竹長成一捆,上面還能開紅花。還有蝴蝶蘭、郁金香、風信子,等等。仙人掌上的花有多種顏色。我來了三次都只走了一半,中間隔了一個西堂子胡同,我以為到頭了,其實二樓是通過去的。”
沒過多久綠屋百貨就拆了,很長時間工地都荒著,母親念念不忘這商場,常說何必著急趕走它呢。
這天晚上,我和大哥一起在華龍街的起士林吃飯。此處亦已面目全非,北面的開放式走廊不見了,店門改了位置,店內也添設了洗手間。問服務員,說是前年春天改造的。母親的信中記下了二〇〇二年十月四日那次點的菜:
“沙拉,奶油湯,方方吃炸雞卷,我吃的罐燜牛肉,又吃了栗子粉。奶油栗子粉多年未吃了,栗子粉略嫌粗點,奶油是那種帶點酸味的,很好吃?!?/p>
又說:
“我們在華龍街起士林吃的西餐,讓人還想再去?!?/p>
大哥和我在那里坐了很久,回憶起母親的許多往事。
幾天后我又路過朝陽門北小街的樓外樓,正是吃飯時候,里面卻黑燈瞎火。這也曾是母親和我常來的地方。幾年前換了招牌叫哨兵海鮮,現(xiàn)在干脆關張了。記憶最深的是第一次來,查母親的信是二○○一年六月十五日,那天飯剛吃到一半,突然天色如墨,街上車輛、行人幢幢有如夢寐,繼而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母親寫道:
“我們點的油爆蝦、家鄉(xiāng)鱔絲(加綠豆芽和咸菜,是炒的)和火腿冬瓜球,兩碗飯,兩杯龍井茶。我們吃飯時,天陰下來了,后來就全黑了,就像夜里那樣黑,然后打雷下大雨。我們慢慢吃,還送了一個果盤,西瓜與哈密瓜,西瓜不好吃,也許因先吃了哈密瓜的緣故。等大雨停了,我們又打的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