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兄弟衣食無繼時,經(jīng)常幻想著能吃到美味佳肴。有一天,漢靈帝出巡,下榻在他們附近何家的大宅子里。何家的廚師到張角家來顯擺,說,皇上每頓要吃一百多道菜呢。張角羨慕地說,唉,大丈夫亦當如是啊。張寶卻不耐煩,說,彼可取而代之。只有張梁郁悶地大喊,哥,我要吃窩頭——他們已經(jīng)很多天連窩頭都吃不起了。
黃袍加身,被迫造反后,手下人給張家三兄弟許多不自在,但在食物供應上,卻從來沒有讓他們難受過。這些人讓他們住在一所富麗堂皇的大屋子里,平時不用干活,但也不能隨便外出,以便接受愚民的朝拜。張家三兄弟感覺非常幸福,因為手下人為他們配了一名專門的廚師,讓他們想抱怨都沒時間開口——他們的嘴時刻都被大量精美食物堵著。
沒事的時候,張家三兄弟經(jīng)常感嘆,想起挨餓的日子。實在難以想象,像他們這樣的人從前居然吃過草根樹皮觀音土。不用挨餓的日子是幸福的。
在總結(jié)美食生涯時,張角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螃蟹,還是我所欲也。三者不可得兼怎么辦?張寶說,我愛吃魚。張梁選擇熊掌,張角自己選擇螃蟹。
張寶吃魚很講究,只吃清蒸的。他認為,清蒸,是人所能給予一條魚的最高禮遇(在這件事情上,后世專欄作家沈宏非與張寶不謀而合)。而張梁吃熊掌則要油煎的。張角的煩惱在于,螃蟹,尤其是吳地的大閘蟹,最麻煩的就是吃完了雙手油乎乎的,十指盡染……
偶爾,也會有從前的熟人托了關(guān)系來找他們,比如從前何家的廚子就曾經(jīng)來過,一進到他們的屋子里,就吃驚地說:“夥頤,角之為王沉沉者!”這意思要是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張角,你丫做大王做得太奢侈了啊。”
聽了這話,張角很生氣,但想到他曾經(jīng)為皇上做過飯,就不怎么生氣了,只是命令他整治出一桌上等酒席來,但何廚子被押到廚房,卻什么都不會做。三兄弟生氣地問:“你不是皇帝的廚師嗎?”何廚子只好如實回答:“何家做一頓飯要上百個廚師,我做了十年,只是專門剝蒜的?!?/p>
張角真的生氣了,把何廚子頭砍了,又讓人從各地抓來了100多名廚師,也要擺擺皇帝的譜,一頓飯做了400多個菜——據(jù)說后世到了慈禧太后才達到這個數(shù)量——菜流水般上來后,三兄弟卻呆呆地坐著下不了筷子,一個個做出若有所思的樣子。最后,張梁小聲說了句:“哥,其實我現(xiàn)在最想吃的是窩頭?!睆垖氁残÷曊f:“哥,我也是?!睆埥侨恿丝曜樱瑖@息道:“唉,看來我們真是天生的賤貨啊,改不過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