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上海失守前后,蔣介石“比較努力”(6)

南京大屠殺全紀(jì)實 作者:何建明


上海同胞們一定不會忘卻三個月中間軍民死傷的慘烈,而繼續(xù)發(fā)揚先烈的精神,上海是我們民族精神所集中發(fā)揚的中心,上海的同胞們要立志作國家精神上的長城。

同胞們,我們軍隊和各位暫時小別了,我們滿腔懷念著各位同胞的痛苦和犧牲,對于同胞們所已表現(xiàn)的愛國精神,不是言語所能表達我們的感激于萬一。我們永遠紀(jì)念著同胞的鼓勵,一定要再接再厲,奮斗到底。我們雖然離開了上海,但我軍在嘉定、南翔的陣地上,仍然望得見上海,我們殉國將士的靈魂,也仍寄托在上海,我們熱烈抗戰(zhàn)全國一致的一顆心,也始終離不開上海的同胞。我們和各位同胞的精神,相互永遠的聯(lián)系著,我們結(jié)成一條心,合成一個力,抗戰(zhàn)一定勝利,復(fù)興一定成功。我們軍隊一定在最短期內(nèi)收復(fù)淞滬,來報答我們同胞,我們決不辜負(fù)上海同胞的熱望。

軍事委員會政訓(xùn)處

11月12日政訓(xùn)處的幾個秀才還真寫出了一份冒著一些熱氣的文告書,但上海市民讀完文告中那么多“一定”后,直罵蔣介石“講的就是一句空話”,直罵“小日本總歸不得好死”!

上海失陷,首都南京即在敵人的眼前。中國的真正苦難由此開始——

“打!支那人以為我們?nèi)毡拒娛悄嘧龅?,所以他們才如此狂妄地想把我們趕出上海,那是白日做夢!”“支那人”是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蔑稱。

“對,我們決不收兵!打到南京去!活捉蔣光頭!”

這是日軍一批年輕軍官在攻占上海后,在當(dāng)晚喝酒時你一句我一句的情景。勝利后的狂歡中,有人舉起酒瓶,然后高唱《同期的櫻花》——

我們是同期的櫻花

怒放在同一兵學(xué)校的庭院

花開自有花落時

就讓我們?yōu)榱藝覊邀惖仫h落

我們是同期的櫻花

怒放在同一兵學(xué)校的庭院

兄弟深情使我們血肉相連

共同的氣息讓我們無法分離

我們是同期的櫻花

怒放在同一兵學(xué)校的庭院

抬頭仰望南方晚霞似錦的天空

有一架戰(zhàn)機沒能返航

我們是同期的櫻花

怒放在同一兵校的庭院

誓言共死的一天還沒來到

為何就提前凋謝離散

……

不能不說日本舊軍歌在鼓舞士氣上頗有殺傷力,尤其是對那些年輕軍士。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它綻放時有種冷艷之美、寒光之秀。日本兵將自己的生命比作櫻花,外人覺得有些不可想象,他們的武士精神也很嚇人,失敗了、受辱后就得剖腹自盡,這種傳統(tǒng)在日本軍人之中極為盛行。筆者以前不懂也搞不明白,在寫作此書時,正好看到一部叫《最后的武士》的電影,講述的是19世紀(jì)70年代一位美國軍人歐格仁上尉被日本武士部落的人俘虜后所經(jīng)歷的故事。在武士部落里,武士領(lǐng)袖勝元大臣把武士道精神的本質(zhì)告訴了歐格仁:武士道精神就像櫻花一樣,每吸一口氣、每凋謝一次,就是生命的一種醒悟。失敗對武士來說必須具有恥辱感,有恥辱感就該自盡,自盡和被敵人殺死都是一種恥辱,戰(zhàn)死在戰(zhàn)場是很光榮的事。這便是武士道的信念。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后,武士道便成了效忠天皇的一種精神支柱和侵略工具。

侵華日軍的年輕軍官們在1937年11月13日這一夜,借著勝利的狂喜和上海外灘優(yōu)美如畫的景色,縱情地抒懷著自己作為天皇的帝國軍人的那份武士道精神,他們或揮著戰(zhàn)刀,或舉著酒瓶,歇斯底里地高喊著“占領(lǐng)南京”的口號,目中無人,舉槍就射,仿佛明天天亮?xí)r,他們便能看到太陽旗升起在紫金山上。

實際上,剛開始日軍并沒有制定攻打中國首都——南京的計劃。淞滬大戰(zhàn)結(jié)束,中國軍隊撤出上海后,兵力消耗極大的日本軍部迅速向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在杭州灣登陸的第10軍司令柳川平助發(fā)出命令:“掃蕩上海附近之?dāng)常瑧?zhàn)線在蘇州、嘉興以東?!逼湟怙@然是想喘口氣,等待時機再“重懲中國”。然而,遠離本土、剛從杭州灣登陸的柳川平助的第10軍居然拒絕了這道命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